Wednesday, December 7, 2011

中國經濟究竟是

「春江水暖鴨先知」還是「一葉知秋」?

 


「船之將沉,鼠先相棄」,從中共貪官碩鼠的外逃中,可預見中國經濟大船將要沉沒的先兆。

中國經濟究竟如何,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還是「一葉知秋」?中共統計局把經濟數據貼上機密封條時,人們看不到真實,於是有了真假難辨的各種說 辭。不過西諺有云:「船之將沉,鼠先相棄」,從種種現象中也許人們能一窺真相。



富人移民 熱錢撤離的緣由

2011年11月以來多家國際機構賣空中國股票,
據中金公司估計,僅10月就有200億美金的 熱錢流出中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馬濤估算,過去10年中有近3000億美元的熱錢淨流中國。在等待人民幣升值的過程 中,熱錢大多投到房地產、股市、地下錢莊、商品炒作中,而前期房地產調控和貨幣政策收緊影響,令熱錢失去獲利空間,然而導致熱錢撤離最關鍵原 因是,他們預見到中國經濟面臨危機。早在幾個月前美國三大評級公司紛紛看衰中國經濟,預計中國銀行的壞帳率明後年將高達8~12%,2013 年中期中國發生金融海嘯的機會將高達60%。如果有人質疑這些「外國人」的判斷不準確,我們不妨來看看大陸精英們的行動。

2011年4月諮詢公司貝恩公佈一項調查,
2011年可投資資產超過人民幣1000萬元的中國公民人數將達到58.5萬人,在這群最富裕的中 國人中,接近一半的人考慮過投資移民,其中10%的人已經移民完畢。而招商銀行發佈《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近60%接受調研的千 萬富翁有移民考慮,其中約27%已經完成了投資移民。

比富人投資移民更早的是大陸官員及家屬的移民所導致的「裸官」
盛行。有消息說,「131萬中國 縣團級以上官員及其家屬佔有全民財富的80%。1996至2003年外逃資金流入境外的中高級官員及其家屬帳戶有2.2萬億(兆)人民 幣。」據美國政府統計,中共部級以上官員(包含已退位)的兒子輩擁有美國綠 卡或公民身份的占74.5%,孫輩則達到91%或以上以致民眾稱:「現在中國是由一群美國人的爹媽來管理的,他們能為這 個國家負責嗎?」從這些碩鼠的外逃中,人們彷彿看到了中國經濟大船將要沉沒的先兆,因為這些官員和富人是最清楚中國經濟實情的,他們無意中用 腳代替嘴洩漏了祕密。

拉美模式的悲劇

巴西除了足球值得中國人學習外,其經濟發展歷程也值得品味。
當中國人在鬧文革的1968年至1974年,巴西軍政府施行高稅收和「強迫工業 化」政策,使其每年GDP增長11.4%並持續了六年,被稱為「巴西奇蹟」,當時有人預言巴西將成為西半球巨人,可以在經濟和政治上挑戰美 國。

不過這種「國進民退」政策導致貧富兩極分化劇烈,
最終導致農民起義、社會動盪。等外資被嚇跑撤離後,只留下破舊的廠房和失業的人群。整個80 年代巴西GDP增長為零,被稱作「丟失的十年」。1950年代巴西的人均GDP是臺灣和南韓的兩倍多,但現在不到其25%。城市到處都有貧民 窟,巴西殺人案佔人口比例是美國的五倍。

類似情況發生在阿根廷和墨西哥。
2001年的經濟危機令阿根廷人均年收入從8000美元一下跌到2000美元。2001年整個拉美和加勒比地 區經濟都面臨嚴重衰退,地區經濟增長率由上年的4.1%降為0.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由上年的2.5%降為-1%,這是在8年之內拉 美經濟第三次陷入衰退。

中國經濟的拉美模式加劇

回顧中國經濟改革走過的路,
很多地方也面臨拉美模式加劇所帶來的危機。比如拉美貧富兩極分化嚴重,然而2010年世界銀行報告稱,中國的貧富 差距是世界第一,是全球平均貧富差距的100倍。-中國0.4% 的人口就掌握了70%的財富。美林集團稱:2010年中國百萬美元的富豪達到24萬人,所掌握的財富相當於其餘13億中國人社會財富的總和。有人指出,中 國經濟基本被500個家庭所操控。

在中國這個「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世界加工廠」,
跨國公司一端掌握著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另一端擁有銷售管道,只將中間一段低增值、高污 染的加工環節轉移至中國,出口導向型和外資拉動型經濟的結果是,中國的國民經濟套牢在低端產業的陷阱中,出現了類似拉美的「GDP增長而本國 經濟並不發展」的怪象。當中國強行要求外資分享技術時,不少跨國企業選擇了撤離。

有人這樣概括在中國的外國投資商:他們拿出30%的資本,
擁有50%的股份,拿走了70%的利潤,而對OEM這種貼牌生產,有專家估計,外國 人拿走了92%的利潤,中國最多拿到8%。

除工業領域外,讓人擔心的還有外國超市的大舉發展。
流通管道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它控制著市場,決定著生產,影響著金融。誰掌握了流通管道,誰 就掌握了工業命脈。據香港經濟學家郎咸平調查,不同於香港的是,大陸對各種便利店、雜貨店都收取15種稅費,然而像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國際 超市,他們請得起會計師,能夠合法避稅,結果「超市越大,稅費越低」,加上資金雄厚,大超市開張時只要價格稍微低一點,很快就把中國人開的小 店淘汰掉。當外國超市形成區域性壟斷後,「這些沃爾瑪、家樂福一定開始剝削供應商跟製造業,長期佔用貨款不給你,用各種名義來剋扣你的錢,包 括進場費、攤位費、節慶費等,最後我們發現物美賣場它的六種小食品是錦繡大地批發市場的2.85倍。」

如今拉美約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城鎮中,由於掉入了「
中等收入國家陷阱」,貧民窟成了拉美城市化模式揮之不去的陰影。然而類似的景象出現在北 京小月河「大學生村落」、十餘萬蝸居的「蟻族」身上,同樣為當今6.22億中國城市人口敲響了警鐘。

中國警惕步80年代日本後塵

除了「拉美危機」外,中國還面臨「日本危機」。
2009年底法國巴黎銀行警告說:「中國逐漸進入類似1980年代日本資產泡沫時期的階段」, 詹姆斯-查諾斯乾脆提出近乎於詛咒的指責稱:「中國房地產泡沫比迪拜嚴重1000倍以上。」查諾斯是第一個預見華爾街作假帳醜聞的人。

回顧日本1985至1995年走過的路程,「
規模龐大的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簽署《廣場協議》後日元升值一倍→下調銀行借貸利率至歷史最低點 →流動性增加→房地產和股價暴漲兩倍→泡沫崩潰(1989年最後一天日經指數高達3萬9千點,現在只剩下7千多點)→經濟停滯不前的失落的十 年」。

不難看出,中國也存在「房價暴漲、貸款激增、投資過剩」現象。
中國目前政府負債有人說占GDP的20%或37%,加上地方政府和國有銀行等公 共機構的債務,中國公共負債已達GDP的150%,這與日本泡沫崩潰前的200%相差不遠了。

郎咸平2011年10月在瀋陽的祕密講課中談到,「
當日本的樓市股市狂瀉千里一直跌到1992年,就在這個歷史的重大轉折時刻,日本政府犯下 了和我們中共政府一模一樣的錯誤,竟然開了一個大涼,那就是我們的4萬億(兆),日本政府開的是136萬億日圓,從事著一模一樣的「鐵公機」 的建設,導致嚴重的產能過剩。」


日本樓市股市狂瀉千里一直跌到1992年,日本政府開出136萬億日圓從事鐵公機建設,導 致嚴重的產能過剩。(AFP)

他舉例說,在東京經常看見三條平行的八車道高速公路開往同一個方向,大量公路建好之後沒車跑。順著公路一直開到海邊,下車一看什麼都沒有,只 有一個賣紀念品的小商店等著你。不過中國的房地產也出現類似過程現象,比如鄂爾多斯新建城市沒人居住,被稱為「鬼城」,大陸經濟學家謝國忠稱「中國商品房空置率為25~30%」。

回顧日本、拉美的教訓,再看看中國的現實,怎不令人擔憂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