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31, 2013

香港成为颠覆内地社会主义的阵地和桥头堡
1997年7月1日,英国向中国移交香港政权。自此之后,这块土地经历了不少高低跌宕。
上周二,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选民在公投中以绝对压倒性多数选择继续归属英国 海外领土。
香港英文报章《南华早报》也于上周二的「每日一民调」提出:如果有选择的 话,香港人是否会投票重新成为英国海外属地?」这个带戏谑的调查当然不能与严谨的民意调查相比,但数千名投票的网民中,竟有超过九成人投赞成票,这样压倒性的结果, 还是反映了一定的民情。
崇洋还是崇优?
其实香港人对英国的「思念」更胜从九七之前,并不是今天才从石头爆出来的现象。无论是代表昔日殖民政府 的香港旗,还是由市民用香港旗改图而成,象征香港自治的龙狮旗,近年的曝光率不断上 升。中国当然不甚高兴:去年港澳办前副主任陈佐洱对此表示心痛,今年更 升温至几乎等同港独。温馨提示变成了严正的警告,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就表示「香港不能成 为颠覆内地社会主义的阵地和桥头堡」。
当然,市民都知道,回归英国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但许多人看到这面久违了的旗帜 在关键的地点和时刻随风飘扬,即使不完全支持高举这面旗帜的人的观点,还是会发出会心微笑
大家暗地里多少也有一种想法:纵然知道殖民时代也有过漫长的黑暗岁月,但对于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黄金 时代的香港人,缅怀当年的原因真的再单纯不过,就是今天的生活不如从前──属于自己的 地方、资源和制度都被来自“北方”的人潮和势力占领甚至吞噬
这些人大多是普通市民,没有受外国势力教唆,也不是恋殖崇洋,而是崇尚过去较优质的生活而已。至少,那时的铜锣湾、尖沙咀和旺角,仍是属于香港人的;疫苗、奶粉、医院床位和野营营地等生活 各方的资源,也不用去抢去争。
此外,英国从来没有强迫港人要爱这宗主国,反而「帮助」港人建立「香港 人」的身份和自信,这种「自由」 对不少人来说也是令其眷恋前宗主国的原因。当然,他们可能忘记英国背后的政治动机,就是 从一开始,趁港人为着九七问题而人心惶惶之际,逃避像葡国政府给予 澳门居民宗主国国籍的责任。如今殖民地已成为特区十多年了,遗民」当不成英国人却仍 眷恋昔日宗主国,犹如是强抢亲之下对旧爱的念念不忘。
敏感与幽默
也许,香港人的敏感度不够高是事实。在漫长的殖民岁月之中,这个弹丸之地就插满了各国各党各派的旗帜。香港旗和英国旗常挂在政府建 筑物上;其他党派的旗帜也在特定的日子在不同的势力范围内出现。
当年,一般香港人看到香港/英国旗不会感动流泪,看到青天白日或五星红旗有的也只是与我何干的政治冷感,对雪山狮子旗更几乎毫无认 识。左中右有过受打压的时候,但最终仍可各据山头,一方是调景岭,一方是北角,双十和十一,旗帜鲜明地在半岛和小岛上飘扬。
今天,所有旗帜都变得敏感。雪山狮子和青天白日见不得阳光;英国旗、香港旗、龙狮旗挥舞不得,否则动辄得咎;甚至是五星红旗也碰不 得,玩笑开不得。
因此,用国旗、区旗二次创作借题发挥的行动被视为「挑机」;以幽默手法讽刺时弊的时事节目更被视为眼中 钉,要除之而后快。香港电台电视部讽刺时弊的长寿节目《头条新闻》,还有现场论政节目《议事论事》,长期就被视为要整治的对象。唯政 务官出身的广播处长邓 忍光仍要求员工交代「思想过程」,此举在自由社会中闻所未闻,确有干预编采自主之嫌。
要是再比一比的话,当年这两个皇牌节目也不留情面地开过很多港英时代的高官玩笑,末 代港督彭定康也不例 外,但英国人就是以幽默作风称着,一个玩笑而已,没有干预的理由;一但来认真的,你就输了人心。可 惜,现在当官的,没有继承英国人的幽默感,而是来认真 的,最终激起更严重的社会撕裂。
民间社会自然也不甘示弱,本来以捍卫本土文化为目标的本土行动,逐部升级至 光复行动,在被陆客和水货客「占领」的地区宣示主权;继而有自治论的出现,还有酝酿中并逐渐成形的占领中环行动。
中联办主任张晓明说,香港人「需要换位思考,顾及内地同胞的感受,避免伤感情。」然而,若「港人治港」退化为一句口号,中共继续无视香港人多年来的要求,抗争行动也就必然升温,也必然引爆更多伤感情的中港冲 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