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2, 2014

八国联军里的中国士兵

 
1900年进攻北京的“八国联军”中,其实还存在着一支被英国人雇佣的中国军团。这支军团的士兵虽然是中国人,但却在联军入侵的几次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 功”,赢得英国政府和西方媒体的一致赞扬。这支“中国军团”计400余人,代表英国政府参与了八 国联军侵华。联军中英国军队一共才3000人,其中中国人 就占13%。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这支军团一直不广为人知。八国联军中的“中国军团”名 为“华勇营”。因为在八国联军入侵中的天津战役中“勇敢善 战”,英国陆军部特别以天津城门为图案,为华勇营设计了军徽,镶嵌在帽子和衣领上。
八国联军里的中国士兵八 国联军里的中国士兵

八国联军主要包括日军8千人,俄军4800人,英军约3000人,美军2100人,法军800人,意军53人,奥军50人。各国的兵力差别 很悬殊,日本其实是八国联军的主力。

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的八国联合军队。前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 尔率领,开始 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有所增加。此事件最后以大清王朝战败,联军占领首都北京、清廷政府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 签订《辛丑条 约》,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主权。
八国联军事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被称为庚子赔款。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 衙门、官府大 肆掠夺,因而造成大量中国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失窃、破坏。在战争中,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东北全境,这也为日后的日俄战争埋下了伏笔。 

八国联军构成

美国、奥匈帝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及俄罗斯的八国联军分别为:日军8千人,俄军4800人,英军约3000人,美军2100 人,法军800 人,意军53人,奥军50人,德军7000人。军舰约20艘,陆战队约540人,总派遣的军队人数为23540人。八国以日本派遣的军队人数 最多,奥匈帝 国派遣的人数最少只是象征性派遣50人,日本其实是八国联军的主力。


联军中的“中国兵团”

华勇营华勇营
 
“华勇营”

1898年11月,英国陆军部派员到香港和上海招募译员、号手等专业军士,然后到威海卫 招募士兵,组建中国雇佣军团。一阵紧锣密鼓的筹划之后,一支主要由300多中国流民组成的雇佣军于1899年在威海卫正式成立了。按照英国当时以组建地为 部队命名的惯例,这支部队被称为“中国军团”;又因士兵全是华人,又称“华勇营”。 

参加八国联军

1900年6月中旬,英国驻华海军司令兼八国联军统帅西摩尔中将率八国联军进军北京,途中遭到了云集在天津的义和团和爱国清军的奋力抗击。西摩尔便调“中 国军团”增兵天津,6月21日,刚刚镇压完威海卫抗英民众的400多名军团士兵乘英舰离开威海卫前往天津。 

1900年6月22日,华勇营192名士兵和10名军官乘坐英舰“奥兰多”号,于凌晨五时抵达天津大沽口。此前一天,英舰“恐怖”号已将第一批香港皇家炮 兵(炮手多为印度兵)和香港军团(由华勇和帕坦人Pathans组成)的382人送到。需要提及的是,在当时参加八国联军的英军中,华勇营、 香港军团和新 加坡军团中的华勇们构成了英军的重要力量。在英国陆军部情报处编写的战史《1900-1901年在华军事行动官方记录》中,包含这几支部队如 何协同作战的 记录。 

1900年6月24日中午,香港军团和威海卫华勇营各两个连共四个连,护送海军提供的十二大口径大炮及弹药增援联军。道路泥泞,华勇营基本承担了“苦力” 工作,负责拖曳大炮,并安放在僧格林沁四十年前为抵挡英法联军而修建的濠墙(Mud Wall,即天津人说的墙子)上。当他们冒着弹雨进入法 租界时,受到 了联军守军的欢迎,但也有人对这群“中国人”进入自己的阵地表示不满和担心。 


1900年6月24日中午,香港军团和威海卫华勇营各两个连共四个连,护送海军提供的十二大口径大炮及弹药增援联军。道路泥泞,华勇营基本承担了“苦力” 工作,负责拖曳大炮,并安放在僧格林沁四十年前为抵挡英法联军而修建的濠墙(Mud Wall,即天津人说的墙子)上。当他们冒着弹雨进入法租界时,受到了联军守军的欢迎,但也有人对这群“中国人”进入自己的阵地表示不满和担心。 

1900年7月初,华勇营和香港军团的主要任务是清剿渗透到租界附近的清军和义和团狙击手。在一次战斗中,香港军团受到清军炮火的猛烈压制,二死三伤,在 华勇营紧急增援后才得以脱身。随后,华勇营新驻地受到清军猛烈的针对性炮击,造成极大的恐慌。华勇营的布鲁斯少校(Major Bruce) 带队携炮出 击,但不敌清军炮火,布鲁斯少校头部和肝脏中弹,华勇营另有两死五伤,协同作战的英国水兵也有五人重伤。 

1900年7月9日,联军发起了一次大规模攻击,由1000名日军、950名英军、400名俄军和2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参加。是役,直隶提督聂士成中 弹身亡。华勇营的任务是护卫和协同香港炮兵,向西局军火库(海光寺军火库)发起炮击。在他们的掩护下,日军迅速攻占清军阵地。转移阵地时,华 勇营必须拖曳 笨重的大炮穿过被清军火力覆盖的小桥,一不小心大炮就会滑落桥下。桥上缓慢移动的华勇营受到了清军猛烈射击,驻守濠墙上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则进 行了还击,压 制了清军火力。事后,美军军官在答复华勇营感谢信时说,只要是女王陛下的军队,不管什么肤色,美军都把他们看作亲密战友。过河后,酷暑和体力 透支摧垮了香 港炮兵中的印度士兵,只有华勇营还继续拖曳大炮向预定阵地集结。事后,英军司令对于华勇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每日画报》 对此次行动进行了报导,但把功劳都归于那些中途放弃的印度兵,令华勇营的英军军官们耿耿于怀。
1900年7月14日,华勇营协同日军敢死队,终于攻破天津城墙,“光荣地成为参加最后攻击并占领天津城的英国军队的唯一代表”(巴恩斯语)。占领天津 后,华勇营奉命为北京远征军征集船只。他们的种族优势在此时得到充分发挥,沿着北河,居然征集了将近一百条大船和相应的船工。巴恩斯很得意地 说,华勇营对 当地百姓礼敬有加,赢得了民心,不少人愿意为这支英军而不是其它“洋鬼子”提供服务。 

1900年8月4日下午二时,联军向北京开进,华勇营抽调了一百人护送香港和新加坡皇家炮兵部队。8月5日,华勇营和香港炮兵协同日军进行北塘战役,由于 日军推进过于迅速,英军的炮火不少都落在了日军队伍中。如此一路攻击前进,到8月15日晨,华勇营终于开进了前门。在自己的首都,华勇营进行 的最后一场战 斗是将大炮拖上城墙,协同美军攻击紫禁城,得到美军的欢呼。 

攻占北京后,华勇营的任务主要是发挥种族优势,在英占区站岗放哨,又干回了警察部队的本行。当时八国联军中,不少国家出动的多是殖民地雇佣军,如法军实际 是由越南雇佣军组成,因此,在局势基本稳定后,看各种肤色的洋兵便成为北京一景,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最强大的英军士兵实际多是自己的同胞。 1900年8 月28日,华勇营各连选派代表参加八国联军在紫禁城内举行的大阅兵,在受阅的英军队列中,香港军团与华勇营最后出场。 

解散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和大连取代了俄国的位置,来自俄国的威胁随之消除。1905年8月,英日又第二次签订了同盟条约,英国对日本的 戒心也随之解除。由于威海卫的防御压力大为减轻,界内治安秩序也逐步稳定,“中国军团”便失去了继续保留的价值,英国政府和军队再次将解散该 军团的问题提 到议事日程。1906年6月,这支雇佣部队最终被解散。大部分士兵转往南非当警察,部分士兵留在当地充任巡捕或加入中国军队。 

湮没的历史
 
“华勇营”成军后,镇压了威海当地的抗英活动,又作为英军主力参与了八国联军对华作战,战 力强大,军事表现出色。但在当时及以后的中国人看来,“华勇营” 士兵身为中国人,却加入侵略军,又对同胞作战,已可列入“汉奸”阵营。他们的存在,自然被视为中国人的耻辱。因此,中国档案材料对 这段历史表述极少。这也 折射国人对待历史的特殊心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