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举行保护海底基础设施演习 秘书长:俄中试图破坏盟国海基础设施
11月18日,在波罗的海两条通信电缆被切断数小时后,30艘北约舰艇和4000名军事人员在同一水域举行了北欧最大的海军演习之一。这次为期12天的“冰冻之风”演习是北约加强对波罗的海基础设施保护的一部分,波罗的海的航运量占全球航运量的15%,被认为越来越容易受到攻击。
波罗的海环绕八个北约国家和俄罗斯。自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波罗的海相对较浅的海床上至少发生了三起电信电缆受破坏和多个天然气管道被破坏事件。
北约盟军海上司令部发言人亚伯拉罕森(Arlo Abrahamson)表示:“北约正在加强巡逻……盟国正在投资创新技术,以帮助更好地保护这些资产的安全”。然而,航经该海域船只的锚可以轻而易举地划破电缆,再加上海况往往十分险恶,要真正防止此类破坏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冰冻之风”演习的第三天,德国海军军官克罗尔(Beata Król)试图从其“魏尔海姆”号扫雷舰上发射一架水下无人机,以便在冬季风暴肆虐时对海底进行检查。在延迟发射30分钟后,无人机被冻住,无法操作。她耸耸肩说:“电池变冷了”,一边等待设备预热。
北约多年来一直在波罗的海海底引爆二战时期的水雷,现在该联盟正重新利用其六船扫雷舰来监测可疑的水下活动,舰体安装的声纳可以扫描海底,无人机可以拍摄水下照片和视频,还有专业潜水员随时待命。但其力量仍然有限。
克罗尔说:“我们是一个防御性联盟,因此通过开展训练和演习,包括在有水下基础设施的重要地区,我们展示了存在和预防,而不是主动参与”。
北约秘书长吕特(Mark Rutte)周二表示,面对俄罗斯针对盟国的“敌对”破坏行为,北约将加强情报共享,并改善对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
吕特在布鲁塞尔对媒体说:“在过去几年里,俄罗斯和中国试图通过破坏、网络攻击、虚假信息和能源讹诈等行为来破坏我们国家的稳定,恐吓我们”。他指出,“这些行动都不会阻止我们支持乌克兰或加强我们自己的防御”。
吕特补充道,“北约盟国将继续团结一致,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些威胁,包括加强情报共享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关键基础设施”。
安全消息人士称,11月15日驶离俄罗斯乌斯季卢加港的中国散货船“伊鹏3号”(Yi Peng 3)应为当月17日至18日期间在瑞典专属经济区水域通过在海底拖锚切断两条海底电缆负责。
截至本周一,“伊鹏3号”仍停在丹麦专属经济区水域,受到北约成员国海军舰艇的监视,瑞典敦促该船返回接受调查。一些政客指责“伊鹏3号”进行破坏,但没有任何权威机构拿出证据证明它的行为是蓄意的。
中国表示愿意协助调查,而俄罗斯则否认参与了任何破坏波罗的海基础设施事件。这起事件与去年中国集装箱船“新新北极熊”号破坏连接爱沙尼亚与芬兰和瑞典的两条电缆以及爱沙尼亚-芬兰天然气管道的事件类似。
中方对此作出了类似的协助调查承诺,但“新新北极熊”号并未被拦截,一年过去了,芬兰和爱沙尼亚的调查人员仍未给出结论。
电缆受损并非新鲜事。但如果最近发生的任何事件被证实是一个国家的破坏行为,那么这将标志着一种数十年未见的战争行为类型的回归。
为了应对这一潜在威胁,北约今年5月在伦敦成立了“关键海底基础设施安全海事中心”(CUI),该中心希望绘制北约控制水域内所有关键基础设施的地图,并找出薄弱点。在德国波罗的海沿岸的罗斯托克,一个多国海军总部于10月成立,以保护北约成员国的海上利益。
此外,位于意大利的北约海事研究与实验中心正在推出一款软件,该软件将把来自水听器、雷达、卫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光纤的私人和军事数据及图像与分布式声学传感(DAS)结合起来,私人电信公司利用分布式声学传感来定位电缆的切割情况。
本周聚集在布鲁塞尔的北约外长们预计将制定一项新战略来应对混合威胁——这个术语涵盖了宣传、政治干预、欺骗、破坏关键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常规军事领域以外的战术。
一位北约高官周二对记者说:“针对北约盟国的混合运动持续不断,每天都在进行”。这位匿名的官员指出,“俄罗斯在破坏我们国家境内的物质损失和威胁人民生命安全方面的风险胃口越来越大”。
据悉,北约成员国在如何分享其对可疑破坏案件的调查结果方面也存在分歧,一些成员国倾向于将此类事件公之于众,而另一些成员国则认为这样做会适得其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