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发动数月以来对俄国领土最大规模的攻击48小时之后,俄国国防部8日表示,俄军仍在边境的库斯克州与乌克兰部队激战。美国独立机构“战争研究所”则声称,乌军发动攻击的头两日颇有斩获。但美国政府方面之前曾经声明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并不知情。
法新社报导,俄罗斯军方8日给出的最新数据是,总数约1000人的乌克兰部队及超过24辆的装甲车和战车,6日清晨大举挺进俄罗斯西南部的库斯克州。俄军以空袭、火箭弹和火炮,痛击闯入两个边境州的乌克兰部队,“持续歼灭来犯的敌军”。
乌克兰武装团体6日以战车和装甲车对敌方展开跨境强袭后,俄罗斯西南部库斯克州长史米尔诺夫7日提供的信息是:乌军夜间又对库斯克州发射了飞弹和无人机。俄罗斯则摧毁3架乌方无人机,2枚乌克兰飞弹在库斯克州(Kursk)被防空系统击落。
中央社7日综合法新社与路透社报导说,乌克兰士兵、战车和装甲车辆冲进俄罗斯西部边境地区36小时之后,俄罗斯的库斯克(Kursk)地区进入紧急状态。俄罗斯卫生部表示,有包含6名儿童在内的平民31人受伤。塔斯社(TASS)指丧生于乌军炮火的平民已有5人。普京在与政府官员的视讯会议时说:“基辅政权又一次大举寻衅。”
据俄国防部表示,乌克兰6日凌晨发动这次攻势,战斗持续到7日深夜,乌军向莫斯科西南方530公里处的边境城镇苏贾(Sudzha)的西北方推进。周边发生战斗的苏贾,是俄罗斯天然气经乌克兰运往欧洲的最后一个仍做运作的转运点。
自从2022年2月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战斗人员已数次短暂入侵俄罗斯领土,这也包括支持基辅的俄罗斯武装团体“俄罗斯志愿军”(Russian Volunteer Corps)、“自由俄罗斯军团”(Freedom of Russia Legion)的行动。
乌军这次挺进俄罗斯领土,显然是自2022年2月以来,乌克兰所发动的数起跨境攻击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但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的幕僚8月8日就本周乌克兰部队攻打俄罗斯境内的行动表示:一切归咎于俄罗斯的侵略,他并未就乌克兰对俄领土发动的最猛烈攻击承担直接责任。
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在社群媒体发文指出:包括库斯克州(Kursk)和贝尔哥罗德州(Belgorod)等隶属俄罗斯联邦的领土范围内,任何导致战况升高、炮击、军事行动、被迫疏散和正常生活被打乱,全皆肇因于俄罗斯明目张胆的入侵行径。
与此同时乌克兰军方对这次攻击沉默以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7日的晚间视讯演讲中未提及这次作战,只是勉励乌军继续施压、削弱俄军。
对乌军跨境打入俄国前两天的情况,美国方面7日曾经称:事前不知情乌军这次的作战。
美国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表示美国事前不知道这次乌方的行动,也正等乌方说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则表示,关于乌克兰在俄乌边境使用美国武器的规则仍然有效,乌方行为“没有违反我们的政策”。
除了战场进展情况不明以外,乌克兰方面为什么此时攻入俄罗斯境内?成为分析的焦点。有分析认为:乌克兰方面担心,如果共和党的特朗普赢得11月美国总统大选,美国可能不会继续力挺基辅。
纽约时报引述俄方官员和独立分析战场影像的黑鸟集团(Black Bird Group)分析师帕罗宁(Pasi Paroinen)表示,先前都是由基辅所支持的俄国流亡武装团体越境渗透袭击,但6日的作战似乎是直接由乌军所为。
帕罗宁表示,很可能在6日的作战第一天,就有数百名乌军在装甲车辆支援下打入俄国境内,隔天又有更多士兵抵达。指挥侵乌的俄国参谋总长格拉西莫夫(Valery V. Gerasimov)表示,乌军动用1000名兵力发动这次作战。
军事分析圈有人指出,乌方这次攻击很可能是想逼迫俄军转移兵力,以减轻在乌东所面临俄军进攻压力。但分析师们说,俄军有足够的预备兵力可应付乌军越境攻势,乌克兰这次逆袭恐让本已吃紧的兵力更捉襟见肘。
帕罗宁指出,有多次目击通报指出:乌军动用美国去年军援的史崔克(Stryker)轮型装甲车参战。
华盛顿邮报指出,分析圈研判乌军可能深入俄国境内约10公里,一些来自当地的照片显示有建物被毁、诸多装备损失。
华邮也引述军事分析圈质疑基辅为何选在乌东顿内茨克(Donetsk)节节败退之际新开辟战线?
有分析指出:目前俄军在乌东展开夏季攻势,部队已逼近波克罗夫斯克(Pokrovsk,也称红军城)约20公里之处。红军城是连接乌克兰顿内茨克其他城镇和向西仅2小时车程的大城第聂伯罗间的关键中转站兼后勤枢纽。
8日的最新消息则显示:位于美国的独立机构“战争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表示:乌军发起攻击的头两天,攻城掠地,颇有斩获。这比之前的分析更加乐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