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出版的《日报》:中国押错了宝?
中国在中东地区冲突中的斡旋一度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但对调停的效果,甚至中国国内舆论也产生了怀疑。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问,在俄乌战争中,北京是否选错了边?
柏林出版的《日报》发表题为"错误的赌注"的分析文章指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把自己视为战争舞台上为俄罗斯和巴勒斯坦人的出力的调停人。"但现在,北京对此产生了怀疑。"文章写道:
"一开始逻辑似乎很简单:北京政治层对不久前促成哈马斯与法塔赫签署《北京宣言》相当骄傲。中国对自己扮演的中东冲突调停人以及巴勒斯坦人民的坚定支持者的角色很满意。
但几周之后,哈马斯的政治首领哈尼耶就在德黑兰被谋杀。极端激进的哈马斯在其继任辛瓦尔领导下,以更坚定的'圣战者'形象示人。一位犹太知识分子评论道,北京宣言可以说'一文不值'。中国外交部之后的声明读起来就像是间接证实了这一评论。尽管声明谴责作为政治手段的刺杀行为,但以往少不了的有关中国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的表述却不见了。
在中国,人们私下开始了一场讨论--在眼下最受关注的战争中,到底应该支持哪一方?出于何种理由?又该如何支持?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事情也出现了变化。在歌德学院的协助下,中国在北京举办了一次乌克兰电影周,以展示对乌克兰人民的善意。之前高调的对普京针对北约东扩采取的'特别军事行动'的支持又在哪里呢?在中共的文件里,现在必须用放大镜仔细搜寻才能找到类似的表述。而迄今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纽带几乎是不可撼动的。
人们开始自问--在官媒上还不像社交媒体上那么直接:如果我们知道我们支持俄罗斯不是因为他们的正义之举,而是因为没有他们我们不得不独自应对西方,那么如果普京领导的俄罗斯人一再失败,这一切又又什么意义呢?难道我们不是会更加孤立,而且招致西方更多的憎恶吗?随着乌克兰军队开进俄罗斯,这一怀疑进一步加强。带着这样的问题,乌克兰电影周可以被解读为一个突兀的和解姿态:宁愿支持对的一方,而不是跟在失败者身后示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