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新总统对中强硬
南韩总统大选结果出炉,在野党“国民力量”候选人尹锡悦击败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当选。未来五年,这个亚洲第四大经济体有哪些挑战要面对?
南韩保守反对派候选人尹锡悦周三 (3月10日)在激烈的竞争中当选总统,以48.6%的票数对47.8%的票数击败了执政的民主党李在明。
目前超过98%的选票已经统计完毕,李在明也承认败选并向对手表示祝贺。他说:“我已经尽力了,但没能达到你们的期望。”他也盼望尹锡悦能“克服分裂和冲突,开启一个融合和团结的时代”。
截稿前尚未发表公开演说的尹锡悦先前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夜晚”,并感谢聚集在他家门口的数百名支持者。
新总统需要继续面对性别和世代分歧带来的挑战,也必须应对严重的新冠感染潮、日益严重的不平等和飙升的房价,同时还要处理中美间日益紧张的竞争关系。选民们还希望新总统能够铲除贪污腐败,并进行谈判以遏制朝鲜的核野心。
对中关系方面,尹锡悦则是对中态度较为强硬。尹锡悦曾称,若入主青瓦台执政将打算引入新的萨德(THAAD)导弹系统。
2017年美国在韩部署萨德,以应对朝鲜不断增加的导弹威胁。韩中关系自此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对此,文在寅总统曾做出所谓的“三不承诺”——不再部署萨德、不参与美国领导的全球导弹防御系统、不建立包括日本在内的三边军事联盟,以求安抚中国,恢复双边关系正常化。此一政策受到反对派批评。
尹锡悦的首席外交顾问金星汉(Kim Sung-han)今年2月曾向外媒表示,尹锡悦不仅要求废除此承诺,并计划增购萨德系统,部署在更靠近首尔的地方。
中国关注南韩的对华关系
此次总统大选,中国议题格外受到关注。选前,中国官媒《环球时报》于3月7日发表了一篇报导称,此次南韩大选比过去都还要更聚焦于中国议题,并“在安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全方位谈论韩中关系。”
该报导引述专家说法称,南韩朝野依然高度关注国内议题、朝鲜与美国等首要议题,但无论是保守还是进步势力,都在见缝插针地藉机谈论中国,“中国现象”突出。背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中关系前所未有地紧张,夹在美中之间的韩国,其外交立场也更加受到“选边站”的压力。
此外,对华的负面情绪扮演另一重要角色。报导称,南韩社会近年对中国负面情绪蔓延,从著重于与中国经济合作的“中国机会”,转向聚焦“中国风险”。除了2017年的萨德部署风波,近期北京冬奥的体育竞争、韩服汉服等文化龃龉,都是酝酿韩中关系变化的因素。
该报导并引述指,“有韩媒评论称,从相关言论看,部分总统候选人是想借助中国议题来吸引年轻人的选票。”
年轻世代反华情绪上升
除了中国官媒的社论观察,《南华早报》等多家媒体亦报导,“咄咄逼人的中国和疫情引发的反华情绪也影响著选民——尤其是认为自由派政府对中国过于恭顺的部分年轻选民。”
南韩社会近年对中国的负面情绪有所上升。根据南韩《中央日报》今年1月的一项调查,在美中竞逐的冲突当中,1,000名成年受访者中有三分之二选择站在美国这一边;仅4%支持中国。
2021年《纽约时报》也曾引述多个调查指出,虽然南韩中老年族群仍对日本更加反感,但“20多岁、30多岁的这代人中,不喜欢中国的占上风。”
年轻选票成关键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报导,南韩的千禧世代还有Z世代是此次总统大选的关键。4,400万有效选民当中,20多岁及30多岁的年轻选民约占了三分之一。
根据路透社,尹锡悦在60岁以上的老年族群之间,获得坚定支持;李在明则是在40岁至60岁的中老年族群之间领跑。两人在不同年龄区间取得各自优势,这代表著,年轻选民将成为双方阵营争取的关键选票。
《南华早报》、《纽约时报》观察指出,过去南韩年轻选民倾向投给以执政党“共同民主党”为代表的自由派,但房价飞涨、高失业率、文在寅政府执政的多则争议丑聞等,导致许多年轻人对执政的进步派感到失望,转为倾向在野的保守派。
选前观察
南韩总统大选3月9日登场,在野党“国民力量”候选人尹锡悦能否击败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入主青瓦台执政,引发好奇。根据选前封关民调,两人支持度胶著,差距几乎都落在误差范圍内,因此被认为是史上最难预测的一次总统大选。
此次大选自9日上午6点开始,截至当日晚上7点半。南韩三大电视台也将随后公布出口民调,但开票结果预估会在周四(3月10日)出炉。据韩联社报道,周四晚开票20%后,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49.89%的得票率微弱领先。
由于本届大选的事前缺席投票率逼近37%,打破历史纪录,整体投票率也被乐观预期有机会冲破8成。
南韩开放所谓的事前缺席投票,允许大选当天无法前往投票的民众,能事前前往投票。事前投票已于3月4日、5日进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