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还是别抱这种希望期待解封后的中国成全球经济救世主”
鉴于中国放松疫情管控后负面影响小于预期,加之商业活动步伐加快,分析师们当下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展望。据路透社说,多数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在5%-5.9%区间的中高端。正当世界上许多国家期待中国能再度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帮助抵挡衰退风险。华尔街日报2月14日报道却表示,也许还是别抱这种希望了。
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解释说,因为在经历几年的新冠疫情封控后,中国经济的复苏看起来可能与以往大不相同。据初步迹象显示,中国经济反弹最大的受益者将会是国内服务业。
华日这篇由Jason Douglas和Stella Yifan Xie联合撰写的报道写道:在经历几年的新冠疫情封控后,中国经济的复苏看起来可能与以往大不相同。并引述经济学家警告称,对于全球许多地方的政府和企业来说,这种复苏可能没有他们所期望的那么强劲有力。
报道续称,以往中国依赖政府的刺激措施和大量投资来拉动经济摆脱低迷。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种组合拳曾带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
但这一次,中国的债务水平已经很高,房地产也欲振乏力,况且国家需要的基础设施已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完成。因此,消费将成为中国这一次复苏的主力。在政府此前突然取消新冠动态清零政策后,中国消费者正在摆脱近三年来公共卫生限制和旅行禁令的束缚。
有迹象表明中国疫情最糟糕的时期应已经过去了。该报道提到,与美国消费者一样,疫情封控期间中国消费者累积大量的现金。然而,消费者信心依然低迷。虽然较富裕的中国人开始花钱,但其他许多人选择储蓄而不是消费。
报道又指,初步迹象显示,中国经济反弹最大的影响将惠及国内,而非国外。包括商业调查、销售和公共交通数据在内的官方数据显示,餐饮、酒吧和旅行等服务行业的增长将最为强劲。而这意味着,虽然中国经济提速对脆弱的全球增长来说是个好消息,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经济料将放缓的情况下,但要是与以往刺激政策主导的扩张相比,中国经济复苏给其他地区带来的直接影响可能不会那么明显了。
报道援引汇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表示,中国经济将实现强力复苏,但由于经济反弹的性质,这轮增长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溢出效应将会弱很多。
一些分析师也认为,美国经济根本不大可能感受到多少好处,因为美国对中国服务业的敞口有限。如果中国的重新开放推高能源需求,抬高了全球能源价格,进而加大通胀压力,那么美国的增长甚至可能受到挤压。
报道指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中国经济料将在2023年增长5.2%,轻松超过美国1.4%的预期增幅,以及欧元区0.7%的预期增幅。该预测说,今年中国将占到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左右,而美国和欧洲总计将只占到10%。也就是说,这将使中国在全球增长中所占的份额恢复到疫情爆发之前五年的水平。2022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1%,中国经济增幅3%,这是自1976年毛泽东去世以来第二糟糕的表现。中国在全球增长中的份额下降到16%。
国际奢侈品业者看好中国带动复苏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表示,尽管较富裕的中国人购买欧洲奢侈品以及在东南亚一些度假胜地可能会有助提振全球经济。报道举例,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1月表示,考虑到中国重新开放后该公司在华销售出现的反弹,预计得益于旅行恢复之际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市场的销售表现,今年的收入将创下纪录。
不仅如此,奢侈品巨头法国LVMH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ault 1月26日告诉分析师和记者,澳门的门店人流爆满。他说,这种变化相当壮观。
另外报道还举出,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卡尔霍恩(David Calhoun)上个月参加投资者电话会议时,把中国的重新开放描述为“航空业的一件大事”,称这让大家都为之一振。他说,波音着眼于让闲置的飞机重返空中,对进一步向中国交付飞机充满希望,因为中国的航空公司将需要借助波音737 MAX飞机来满足反弹的航班需求。
谨慎对待的观点
但华尔街日报这篇报道接下来说,其他一些公司则更为谨慎。中国家庭在疫情期间从政府获得的财政支持远远少于发达经济体的劳动者,另外许多消费者仍忧心于疲软的就业市场和持续低迷的楼市。
高露洁棕榄集团首席执行官Noel Wallace在上月底对分析师表示,尽管中国的重新开放令人欢欣鼓舞,但该公司的家居用品在中国的销售仍然疲软。他说,中国市场是一个大问号。
报道又提到,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YUMC)称,在中国最近的农历新年假期期间,旗下业务的销售额实现增长,但该公司对前景持谨慎态度。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屈翠容(Joey Wat)在2月7日与分析师的一次电话会议上说,虽然正在发生所有这些令人高兴的改善,但消费者现在的理念是钱花得要有价值,同时在开销方面态度谨慎,我们对此也持谨慎看法。该公司在中国经营肯德基和必胜客等品牌餐饮连锁店。
据该报道回溯,在前些年由刺激举措推动的经济增长期间,为扭转经济局面,中国将资金投入房地产、基础设施和工厂,结果是,中国对于大宗商品和机械的巨大需求在全球范围内都能被感受到,既有德国的工具制造商,拉丁美洲的铜生产商,也有日本的挖掘机制造商和澳大利亚的煤炭生产商。
报道续称,得益于一项规模合586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中国经济2009年增长9.4%,为遭全球金融危机重创的发达经济体提供了有力缓冲。
报道又引述高盛的经济学家估计,中国的重新开放将使今年全球经济多增长1个百分点,主要通过能源需求的上升、进口的增加和国际旅行的回暖带来影响。他们说,最大受益者可能是石油出口国和中国的亚洲邻国。
值得注意的是,牛津经济研究院的建模所显示的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却比高盛的估计要小。该咨询机构表示,如果今年中国GDP随着新冠疫情防控的取消而增长5%,这也仅能使全球增长达到1.5%,与他们之前的预测相比,多增0.2个百分点。
该报道说,若按高盛估计,随着油价上涨抵消任何出口或游客增加的影响,中国重新开放对美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略偏负面,可能会使2023年美国经济少增约0.04个百分点。不过,如果中国的重新开放能够提升全球贸易和商业活动的整体水平,或更易于家庭和企业获得融资,那么美国和其他受这一重新开放影响较小的经济体仍可能间接受益。
报道总结指出,即使增速大幅反弹,中国经济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依然存在。地方政府债务缠身,限制了它们为基础设施支出提供资金的能力。德国商业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东安(Tommy Wu)表示,中国已采取措施提振房地产行业,如放松对捉襟见肘的开发商的贷款限制,但预计这些政策难以很快扭转中国房屋销售下滑的趋势,因为房价下跌意味着家庭对购房仍会持谨慎态度。他说,这将限制中国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此外,中国政府的其他政策目标可能会拖累其进口需求。中国政府迫切希望实现更先进资本品的国产化,而非从日本和德国进口。也难怪华尔街日报写道,这一次期待中国能够像疫情前那样带动全球经济复苏,也许还是别抱那么大的希望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