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军队不堪一击?巨额资金投资国防工业将花在哪里?
新一届德国政府尚未正式上任,但有一点已然明确:将大规模投资国防工业。德国联邦国防军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不惜一切代价”(Whatever it takes),基民盟(CDU)党魁梅尔茨(Friedrich Merz)如是承诺,将为德国国防大举投资,需要多少投多少。资源短缺的联邦国防军必须重建成一支具备战斗能力的军队。为此,在组阁谈判期间,保守党派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已批准了一项庞大的财政计划,并放宽了债务规则。联邦国防军最紧迫的需求在哪里?
老旧的基础设施
联邦国防军分布在德国境内约1500处驻地。然而,由于长期缺乏基础设施投资,如今这一问题正带来严重后果。德国联邦议院国防事务专员伊娃·赫格尔(Eva Högl)在其2024年年度报告中批评称,军营和设施的状况“部分已极为糟糕(处在灾难性状态)”。
她以去年春天访问位于莱法州盖默斯海姆(Germersheim)的南普法尔茨军营为例,指出:“宿舍和卫生间里有霉菌,漏水,墙皮大面积脱落。”然而,这并非唯一需要翻新的军营。据估算,整个联邦国防军的基础设施改造费用高达670亿欧元。
人手短缺人员短缺是联邦国防军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目前,约有18.2万名士兵在役,而国防部的目标是扩充至20.3万人。然而,作为一支志愿军,联邦国防军在招募和留住人员方面都面临困难。
尽管2024年申请入伍的人数大幅增加,但每四名新兵中就有一人会在六个月内离开,还有不少士兵因年龄原因退役。此外,缺乏编制岗位,尤其是那些希望延长服役期或转为职业军人的人员。通过增加资金或许能缓解这一问题。
目前,德国政府也在讨论是否恢复2011年暂停的义务兵役制。然而,由于联邦国防军的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义务兵的住宿和训练需求,重新引入兵役制度将带来巨大成本。
过时的武器系统
联邦国防军的装备在许多方面已经老化。自冷战结束以来,军备采购一直仅限于最基本需求,许多装备被反复修补,直到没有可用的备用零部件为止。
自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以来,德国政府为联邦国防军设立了1000亿欧元专项资金,以填补武器装备方面的最大缺口。然而,联邦国防军距离全面装备完善仍相去甚远。目前,军备重点重新转向国家和联盟防御。空军将购入35架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生产的F-35战斗机,以替换上世纪80年代服役的已经过时的“狂风”(Tornado)战机。仅这笔采购费用就将超过80亿欧元。此外,德国还将购买60架波音(Boeing)CH-47重型运输直升机。
海军方面,将增购护卫舰、潜艇及P-8“波塞冬”(Poseidon)海上巡逻机。而陆军计划在今年夏天列装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豹2A8”(Leopard 2A8),同
时用现代化的“美洲狮”(Puma)步兵战车取代老旧的“貂鼠”(Marder)步兵战车。
德国的防空能力也急需加强,因为这一领域长期被忽视。未来,德国计划采用包括“爱国者”(Patriot)和“IRIS-T”在内的多重拦截系统,以抵御空中攻击。
然而,尽管部分新武器已经交付,联邦国防军仍需等待更长时间才能获得全部装备。社民党籍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Boris Pistorius)强调:“潜艇的建造需要7至8年,护卫舰需要6年,坦克需要2.5年,自行榴弹炮的交付周期也大致相同。”国防部预测,俄罗斯或将在2029年具备攻击北约领土的能力。
缺乏战斗型无人机联邦国防军在无人机领域仍有很大差距。尽管其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侦察无人机,但战斗性无人机的数量极为有限。目前,只有5架“苍鹭TP”(Heron TP)无人机可配备武器,其体积相当于一架小型飞机。
长期以来,联邦国防军未能制定明确的无人机作战规则,因此迟迟未能装备攻击型无人机。此外,无人机技术发展迅猛,但联邦国防军的采购流程通常需耗时多年,导致装备更新滞后。
德国军方同样缺乏有效的无人机防御系统。由于近年来多次在军营上空发现疑似间谍无人机,解决这一问题变得尤为紧迫。
弹药库存不足
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弹药储备非常有限。冷战结束后,德国削减了弹药储存量,并减少了产能。此外,德国还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弹药,其中包括42.7万发155毫米口径的炮弹。
乌克兰军队在战场上消耗着大量弹药。联邦国防军从中吸取了教训,计划重建弹药储备。德国军工企业莱茵金属(Rheinmetall)获得了一笔价值约85亿欧元的炮弹采购订单,这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订单合同。155毫米口径的炮弹主要将在位于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的乌特吕斯(Unterlüß)工厂进行生产,莱茵金属计划将其年产量提升至20万发。然而,弹药生产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光有钱是不够的,军工产业需要时间来扩大产能。
数字化转型在信息技术领域,联邦国防军同样面临挑战。例如,军队内部许多流程仍依赖纸质表格处理。此外,德国军方还需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能力。2024年,德国已将“网络与信息空间司令部”(CIR)升级为继陆军、空军和海军之后的第四大武装部队军种。
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卡斯滕·布罗伊尔(Carsten Breuer)警告称:“德国每天都在面临混合型攻击。”其中包括针对军方的网络攻击。因此,额外国防资金的一部分将投入数字化转型领域,包括人工智能(AI)应用、新的数据中心和安全的卫星通信系统。
在立陶宛的重大任务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推动的最雄心勃勃的计划之一,是在立陶宛部署一个联邦国防军旅。到2027年,近5000名德国士兵将被长期驻扎在立陶宛,以加强北约东翼防御。这对联邦国防军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举措。
然而,德国对该旅的资金支持一直不稳定。但随着额外国防预算的到位,这一驻军计划以及德国在北约的其他承诺在资金上将得到保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