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时代周报》:几乎是奥威尔的1984
2024年8月30日中国政府计划引入新的网络身份证。《时代周报》写道,这将令“完美”监控民众成为可能。
《时代周报》题为“几乎是奥威尔的1984”文章写道:“目前,各平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而手机号又与身份证绑定。再加上政府对IP地址的监控,已经可能确保任何被认为是麻烦制造者都被抓获,手机号被社交媒体屏蔽。但由于中国网络公司保护其用户数据,既无权力也无动力与其它平台分享这些数据,因此存在可能,在一个平台上被禁后,去另一个平台登记。当然,也可以用其他人的号码在同一平台注册。”
文章写道:“政府声称,开发出新的居民身份网络可信凭证(简称网证或CTID),是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政府称,网证让‘无须共享个人信息就能进行在线身份验证’成为可能。这是真的。政府在草案中也解释说,网证将‘减少互联网平台以姓名验证为借口过度收集和保存用户个人信息’。这也是真的。只不过,网证同时是一个高度有效的工具,对公民权利构成更大的威胁,远超过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保护侵害。”
文章写道:“如果所有的中国网络平台均落实网证制度,政府就可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实时监控体系,跟踪所有平台上的用户行为。而通过停用一个人的网证——无论是异见人士、吹哨人还是批评政府措施的人士——即可禁止其使用所有平台。在疫情封控期间对抗议者已经尝试了类似的做法。”
“此外,以网证为基础建立全面的评分机制,对用户进行良莠分级,也会非常简单。直接后果会是自我审查。在高度数字化的当今中国,人们随时随地依赖于网络和手机——工资转账、打的、乘公交或者买食品。如果所有人的网证都与一个评分系统相连,那么,没有谁敢把自己的评分转给他人使用。”
“由此,一旦被禁,要绕过系统、重新上网几无可能。很难想象比这更有效的封口措施。到那时,中国真地很快让人联想起乔治奥威尔的1984.”
文章同时提到,这也将让外国企业和记者获取中国的网络信息资源更为艰难。而严格的审查下,中国国内民众现在本来就很难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
文章提及对网证提出批评的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称她受到的对待是“威慑性的例子”。“在表态后,她首先受到网络喷子大军的攻击。这些毫无疑问是受政府的指使。她受到指控是外国间谍,去了加拿大。她不为所动,说自己已经回到了中国。然而,她的批评从中国网络消失,她的其它帖子和文章也是。网证试点项目宣布后一个月,无论传统传媒还是社交媒体上,对网证的批评都毫无踪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