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30, 2024

巴黎吉美博物馆和布朗利博物馆改变对西藏称呼的拼写方式引发道德缺失问题

Chinese occupation of Tibet - Free Tibet 

 巴黎两大博物馆改变对西藏称呼的拼写方式引风波

此外,巴黎吉美博物馆和布朗利博物馆改变对西藏称呼的拼写方式引发藏人族群的愤怒,他们呼吁周日(9月29日)在巴黎举行抗议示威。藏人群体认为:吉美博物馆和布朗利博物馆的做法是为了“与中国政策看齐”。布朗利博物馆已做出承诺表示:将恢复对西藏采用的一贯称呼“TIBET”。《解放报》指出:恢复对西藏的一贯称呼并不能抹去此一事件留下的痕迹。事件中的最大悖论是聚集了文化和历史、法国、中国以及西藏等内容的巴黎两大博物馆。自汉学家和藏学家在《世界报》披露了这两大博物馆改变对西藏的称呼后,藏人团体便积极动员并表达了担忧。他们揭露吉美和博朗利博物馆“重写历史”以及“抹除”(西藏)称呼的做法表明:(他们选择了)“与中国的西藏汉化政策及其文化和语言特征保持一致”。

西藏流亡政府议会成员土登嘉措谴责“中法关系中不健康的气氛”。他表示:法国通过让极权主义政府强加自己的世界观,而不捍卫自身价值观的做法贬低了自己。

目前布朗利博物馆已经承诺要改变其决定,恢复对西藏一贯采用的称呼。但是吉美博物馆却尚未做出任何回应。

另外,藏人团体还恳求吉美博物馆放弃改用“喜马拉雅世界”这一称呼来取代专门展厅中“西藏-尼泊尔”地名的做法。对此,吉美博物馆馆长雅尼克-林茨(Yannick Lintz)向《解放报》表示:应该从文化意义、而不仅仅是山脉的地理意义来理解“喜马拉雅世界”的概念。而“文化领域的展示不仅适用于“喜马拉雅世界”,还涉及我们收藏中代表的其他领域(例如犍陀罗或印度世界)。

今年 6 月,雅尼克·林茨在一篇专访中呼吁开展文化外交,并谈到与中国等独裁政权或独裁国家合作时的“交流使命”。雅尼克-林茨还表示:在博物馆的运作中,一个国家对其作品的展示提出某些修改意见、甚至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坚持要求进行修改的现象并不罕见。因此将以前称为“尼泊尔-西藏”的展厅名称改为“喜马拉雅世界”并不是中国压力的结果,而是重新思考我们按文化领域展示藏品的科学方法“。《解放报》质疑道:在法中两国庆祝建交六十周年之际,中国政府从不回避施压策略,对维吾尔族、西藏和蒙古文明的遗产汉化、抹杀或歪曲,难道没有影响这一决定吗?

藏学家卡蒂亚·巴菲特里尔(Katia Buffetrille)则表示:一个接受宣传话语的博物馆存在着令人震惊的道德缺失问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