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昔日超级大国核对抗的最前沿 波罗的海弹丸小国力拒中国
立陶宛,一个人口仅有350万的波罗的海小国,在国际舞台上常被视作无足轻重的弹丸小国。但最近却挑战巨人:在台湾问题上力拒中国。回顾历史,立陶宛也曾是超级大国核对抗的最前沿。
立陶宛曾经存有大量核弹,足以摧毁欧洲所有大小城市。当时,它还是苏联一部分。地理位置赋予立陶宛重要的战略价值:它靠近西欧,面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1991年立陶宛全面独立后,赫然发现自己只是个蕞尔小国,人口大约350万,在国际舞台上无足轻重。
不过最近,立陶宛却挑战巨人:在台湾问题上力抗中国,拒绝妥协;支持邻国白罗斯的异见人士,白罗斯被指责广泛侵犯人权。
BBC记者萨达卡特·卡德里探访立陶宛一个小乡村的历史遗迹,发现这个国家的过去对现在也有重要启示。
以下是他为BBC新闻时事栏目撰写的《记者来鸿》:
任何名副其实的童话故事景点可能都会给人带来惊奇惊喜,立陶宛西部森林中就隐藏着不少这样的地方。不过不久前我去时发现,并非所有的景点都是美丽迷人的。
草丛中遍布扁蝨,欧洲好多地方都有不少这类吸血虫。我很快就意识到,要紧紧包好自己的手脚。不过,吸引我来这个地方的,其实是那里隐藏的军事设施,它们肯定有种黑暗的魔力。
普洛克斯廷周围的山坡林荫密布,地下深处,曾经是秘密的核弹发射井。
当初建造的时候,这个地点看起来一定相当理想。 在当地部署的苏联导弹射程有二千公里,也就是说,大部分在欧洲的北约国家都在射程范围之内。
那是1961年,我在伦敦出生之前三年。 伦敦距此只有1600公里。 换句话说,普洛克斯廷和我个人也会有密切关系。
潮湿阴暗的地下建筑,看上去到处都让人感觉阴森恐怖,但是,最可怕的当属发射井本身。它们看上去俨如许愿井,但依然散发着不祥征兆。
每个发射井都曾经存放过一枚25米长的火箭,每一枚火箭携带的弹头威力都超过二次大战用过的全部弹药的一半,包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
火箭从地底发射,在松林中升空,十分钟内,一个弹头就可以把我的出生地--或是射程内的其他任何城市--夷为平地。
人类躲过了那场“末日战争”。 1991年苏联瓦解之后,立陶宛摆脱莫斯科的控制,17年前加入了北约。
虽然普洛克斯廷仍会让人忆起过去,但是现在立陶宛同克里姆林宫的关系并不友好,正如要从痛苦的离婚之后恢复过来一样。近来立陶宛政府绝少同克里姆林宫对话。
虽然许多立陶宛人仍然会讲俄语,但是我那位在莫斯科出生的导游会本能地停顿一下,然后再决定同陌生人讲话时应该用那种语言。
她解释说,“老一代人通常可以用俄语沟通,但是立陶宛的新世代肯定会选择英语。”
我在一间酒吧遇到一位三十几岁的男人,他从不同角度解释我的见闻。他举起杯啤酒,似乎是要印证自己的说法,然后笑着说,“我并不好斗,但是莫斯科依然把半个世纪的占领假装成友谊的象征。现在普京又入侵克里米亚。我虽然只是个技术人员,但是那(入侵事件)之后,我加入了民防志愿军。”
我同他碰碰杯。
然而,弹丸小国立陶宛并不仅止同一个强邻抗争,他们还为卢卡申科的反对者提供庇护。卢卡申科是立陶宛南方邻居白罗斯的独裁总统,去年大力扫荡亲民主的示威;
最近,立陶宛的政府部长又在台湾问题上拒绝妥协,令中国愤怒异常。
不过,即使是非常不对等的打斗也可能失控。回顾一下,普洛克斯廷的初期历史显示,冲突可能严重恶化,升温速度难以预见。
1962年初,也就是普洛克斯廷基地启用后几个月,250名士兵被派往古巴。 一个月内就建成了另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发射基地,六枚火箭对准美国。其后的美苏对抗被称为古巴导弹危机,最后,美苏双方都退让后危机结束。
但是,危机的开端并不是深谋远虑的行动。 根据前苏联领袖赫鲁晓夫所讲,向古巴部署核武器的目的只是要在“山姆大叔的裤裆放一头刺猬”。
虽然冷战已经结束,苏联也早就成为了历史,但是,赫鲁晓夫那种战略依旧存在。
为了证明无惧克里姆林宫,立陶宛每年都举办壮观的北约演习; 为了展示无畏精神,俄罗斯也举办了四十年来欧洲最大规模的军事部署。
不管是不是无畏或者无惧,反正,看上去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刺猬。
准备骑单车离开普洛克斯廷的那个下午,我在一个湖畔咖啡厅小憩。银色的云朵掠过蔚蓝的天空,一叶独帆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滑过。眼前的一切宁静安详,但是,“末日影像”却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
如果真的有人按过红色按钮,北约肯定不会只发动一次先发制人的核攻击来消灭这个基地。我眼前的这个湖应该已经瞬间气化, 周围几英里的森林沙地融化成一只大玻璃碟。
我把牛仔裤脚塞入袜子,长舒一口气,然后将注意力转向眼前不那么惊心动魄的一个危险上。
防止扁蝨爬入我的裤腿是明智之举,将刺猬放入他人的裤裆就不那么明智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