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苹果屈服于北京压力
“3.15”批苹果,让苹果低下了高昂的头;新“国五条”,让楼市异常火爆而地产股集体倒下;限酒令,重创白酒行业……
这些似乎都在说明中国政府力量之强大——没有它做不到的。
上月,中国中央电视台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旨的“3.15晚会”点名批评美国苹果公司侵犯中国消费者利益。随后两周,中国官媒“组团”向苹果
发动一轮又一轮抨击。迫于压力,本周一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向中国顾客道歉。当日苹果市值蒸发129亿美元。
表面看,既然外媒可以批评中国搞“经济民族主义”,那么中国官媒也可以批评外国品牌的“歧视条款”。但中国官媒反应速度之快、力量之大,让人
隐约看到其背后中国政府的影子。政府力量大到可以如此“翻云覆雨”,对股市的掌控能力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中国股市丛发展轨迹看,与其说是宏观经济晴雨表,不如说是政策风向标,因此有“政策市”之称。目前中国股市处在所谓“新兴加转轨”阶段,注定
了政府的干预之手在未来一段时间不会消停,“强政府、弱市场”将是常态。
政府强大,在“集中力量做大事”的时候,自然有效率优势。但如果调控不当、手段低级,则负面效应也可能被成倍放大。
从过往经验看,中国政府倾向于动用“资金控制权”,如货币政策的松紧、IPO暂停或重启、印花税的加减等,来达到调控股市的目的。但如此“调
教”出来的股市,往往背离市场固有规律。以IPO为例。中国股市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融资,但现阶段IPO暂停或重启已与股市涨跌形成“挂钩预
期”,这不仅反而加大了监管层调控难度,也损及投资者利益。
近几年的楼市调控,也颇有些“翻云覆雨”的意思。最初是限购,抑制房地产泡沫。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保增长,推出四万亿刺激计划,并对
房地产“网开一面”。等到房价几近失控,社会怨声载道时,又重新祭出限购令,一轮严过一轮。
政策推出,退出,再推出,相当于一而再、再而三地扭曲市场。要么力度过猛,要么时间滞后,要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都使得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
苹果事件中,对违规企业施压没有错,但令人担忧的是政府动用公权力的界限。如果政府总停不下它的手,那么不仅是外国在华企业需要担忧,民营企
业、资本市场和各类投资者都可能成为不当调控的牺牲品。
苹
果屈服于北京压力
苹果(Apple)和中共的意志之战,决出了雌雄。
周一,面对行为傲慢和罔顾中国消费者权益的批评,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发表了“诚挚”道歉。在之前的数周内,中国官方媒体对苹果大加攻击。
苹果此次宣告屈服,实际上是它自3月15以来发表的第三份公开声明。3月15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在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节目
中,抨击苹果售后服务条款歧视中国消费者。
苹果最初的两份回应言辞冷淡而带有辩护色彩,一开始也不愿采取补救措施应对批评,这促使官方媒体对苹果发起新一轮攻击,而且看上去明显是
协同出击。
“苹果似乎对此次纷争毫无准备,”危机管理专家、宣亚国际传播集团(Shunya Communication
Group)副总裁吴卫华称。“苹果产品优越,且主导全球市场份额,因此它没有特别重视中国。中国与别处的不同在于,公关问题往往是政治问题。”
上周,中国的质检机构和商业监管机构加入战场,指称苹果触犯了中国产品保修方面的法规。这表明事态扩大,而且苹果胜算渺茫。
“有一点看来很明显,事情不只是央视希望保护消费者权益那样简单,”技术咨询公司BDA的董事长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说。“苹果的象征意义重大,此次攻击可能是对所有西方公司发出的一个信号——它们必须向政府俯首,拿出配合姿态。”
央视这档一年一度的“3•15”节目定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播出,在中国业务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中十分知名,因为它们常常在这档节目中被点
名批评。
一位就职于一家大型科技集团的公关人员称:“每年3月15日前,大公司的公关团队都在担心中度过,并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应对方案,以防一旦
成为批评的靶子。”
该节目同样会指出中国公司的问题,但焦点往往是国外品牌。大型国企鲜有被批评的时候。
惠普(HP)、现代(Hyundai)、麦当劳(McDonald's)和家乐福(Carrefour)等国际公司均曾因情节较为轻微的
消费者投诉而登上这档节目。多数公司均很快公开道歉,并承诺整改问题。
在今年的节目上,德国汽车巨头大众(Volkswagen)被指责销售变速箱存在问题的汽车。与苹果不同,大众几乎立即做出反应,宣布召
回超过38万辆汽车。
外界并不清楚央视如何挑选“上榜”公司,但与这家官方电视台打过交道的人士表示,其中往往包含一些“讹”的成份。
与央视打过交道的人士称,像苹果这样没有花高价投放广告的公司,被看作合适的靶子。他们表示,如向合适的人行贿,或承诺大规模投放广告,
有时候便可以“雪藏”负面报道。
但今年,在节目播出之后,官方媒体继续连珠炮似地批评苹果,暗示着这场针对苹果的攻击之后,有更大的幕后力量。
过往事例增加了这一观点的可信度。2009年起,中国官方媒体针对谷歌(Google)的一场联合攻击,最终导致该公司引人瞩目地退出中
国。这场攻击始于央视一档类似节目,其中批评谷歌为搜索色情内容提供便利。
攻击很快演变成一种压力——迫使该公司向中国政府严格的互联网审查制度屈服。一系列盗取谷歌源代码的黑客攻击最终让整个事件达到高潮。
谷歌抵制住了来自北京方面的压力。当时该公司高管曾告诉英国《金融时报》,他们认为,中国政府采取这些行动,是企图设置“非关税贸易壁
垒”,并将该公司彻底逐出中国。谷歌是当时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的领军企业。
如今在中国,谷歌的很多在线服务落后于本土竞争对手。分析师现在猜测,苹果是否会遭遇类似情况,导致它离开其全球第二大市场。苹果
2012财年在华销售额为238亿美元,占其全球收入的15%以上。
“苹果地位非常敏感,因为它对于中国消费者有着如此强大的吸引力,这让中国政府感到紧张,”克拉克说。“中国社会中任何不是中共主导、或
他们难以控制的势头,都令他们不安。”
苹果在中国的巨大成功,向中国领导人凸显了一个事实:尽管几十年来在政府指导下,中国努力试图创新,但一直未能出现任何像苹果这般具有创
新性和强大实力的本土消费品企业。
然而,如果这是政府协调下的一场驱逐苹果行动的开始,那么政府将不得不小心是否把事情做过了头。
在一个有毒婴儿奶粉、假冒刹车片和毒牙膏丑闻司空见惯的国家,官方媒体针对苹果保修政策的抨击,被许多中国公众斥为舍本逐末。
中国作家李承鹏在针对央视的一篇措辞尖刻的博文中写道:“你不能放着轻易可查的国产滥货不打却死盯着综合质量全球第一的手机品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