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3, 2023

武汉示威抗议,民众高唱《国际歌》表达诉求

 

中国养老口号汉大连白发运动内情 医改变革陷信心危机


武汉示威抗议,民众高唱《国际歌》表达诉求



武汉与大连爆发白发运动,不满医疗改革致个人账户资金减少,但其实是体系变革,纠正当前缺陷,宏观上对老人有利。但与民间沟通不良,出现对政府的信心危机,引爆罕见的老年人群众运动。

医保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对于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经济处于下行通道中的中国来说,这时候推进医保改革,更是难上加难。最近中国武汉、大连等地爆发退休老人抗议医保改革的“白发运动”,“老年恐惧”把这一难题彻底摊开。

多年来,有关人口、养老政策不断改变,当局越感到权威和信用丧失,就会越采取非常规的办法去推行各项政策,这样又导致民众更大的疑惑与不信任,使政府深陷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的“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即公权力若失去应有的公信力,无论如何发言或是处事,都要面对一些负面评价。
武汉示威

2月15日,中国湖北武汉、辽宁大连两座大城市的退休老人因不满当地推出的医保改革而上街抗议,人数逾万,余波至今未息。

早在2月8日,就有数千退休老人在武汉市政府门前抗议医改,但是没有效果,因此老人们呼吁在2月15日继续给政府施压。而广州在1月就有大批老人到社会保障局维权抗议,但也未改变当地推进医改的决心。
白发运动”秋后算账来了传政府准备抓人_无忧资讯

员警与老人推搡冲突

15日当天,武汉汉口的中山公园地铁站、洪山广场附近布满大量警车、客车、警戒线,且网路一度被遮罩。同时抗议者聚集越来越多,多是身穿冬装、面带口罩的老人,他们高呼口号,要求当局撤回削减健康福利的医保改革措施。

老人们称,每月划入个人帐户的医药补贴由人民币286元(约185令吉)大降70%至只有83元(约53令吉),而年度门诊报销的起付标准(起付线)也提高至500至700元(约323至453令吉),达不到起付线就要自己支付;除了下限外,还有3500至4000元(约2263至2586令吉)的门诊补助上限(止付线)……

大批员警在现场戒备维稳,筑起人墙,一度与抗议老人推搡冲突。老人们高唱《团结就是力量》,以及《国际歌》:“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部分抗议者被带入警车。

大连市政府所在地的人民广场亦有大量退休老人聚集,这些老人高呼大连市长陈绍旺的名字、“还我医保钱”。现场的老人说:“3年自然灾害我们没死,文化大革命我们没死,这次我们没死。现在大连政府怎么派这么些员警来对付老百姓。看看老百姓这呼声。”

由于大多数抗议者是年老多病者,当局并未采取过激措施,人群到下午自然散去。但是第二天上午,武汉依然有约200位老人在中山公园聚集,讨论医保改革的问题,现场员警并未干涉。

退休人员医保资金大减

据武汉市官方发布的通告,2月1日起,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武汉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正式生效。

武汉市职工门诊治疗费用将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报销比例从50%起步,并同步调整职工医保个人帐户的计入办法。按照这个办法,退休人员个人帐户资金大幅减少,而且报销门槛提高。

这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经常需要就医取药的退休老人来说,会直接感受到个人帐户减少,而且更不方便。

武汉市医保局回应质疑时承认,从短期看,大部分参保职工的个人帐户划入会减少;从长期看,所有参保职工都增加了此前没有的普通门诊待遇,特别是患病群众和老年人受益更多。而且以一位68岁的脑梗患者为例,其退休后年养老金收入5万元(约3万2337令吉),此前医保个人帐户每年划入2400元(约1552令吉),改革后减少了1404元(约908令吉),这部分被划入门诊统筹帐户。

所谓“门诊统筹”,其初衷就是每个参保职工都从自己的个人帐户里拿出一部分钱来,放进一个统筹帐户,以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有利于那些真正有看病需求的人。

大连示威

2/15【美国热搜】未来中国人老无所依;武汉退休老人第二次大规模上街抗议医保改革;大连退休老人呼应武汉白发革命;中国经济复苏遇障碍;指望中国拯救全球经济衰退?  - 禁闻网数千大连民众在广场聚集,示威抗议。

对弱势者先动手

然而,对于退休的参保人员来说,这个改革就有问题了。其一是,当初推出医保个人帐户时,明确了个人帐户资金属于参保人个人所有,可由本人或家属医疗时使用,可以继承,但是现在突然要转移部分个人帐户资金,有违契约精神。其二是,这项改革说改就改,却没经过充分讨论,尤其是涉及参保人根本利益的重大改革,但很多参保人直到发现帐户资金少了,才得知进行了改革。

更重要的是,一些地方在推出改革时,明确提出公务员暂不施行,也就是说改革的决策者、执行者皆知会激起反弹,但是改革却是对弱势者先动手,这是让很多老人愤愤不平的原因。一项改革,不管初衷如何,只要在执行过程中区别对待,不公平对待相关利益方,那么其公正性就成问题了。

医保基金短期无问题

有人猜测,各地强推医保改革,是因为“这医保基金不够用了”。但实际上,现在医保仍有结余,至少短期内不会有问题。官方媒体也专门针对性辟谣,称2022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超3万零600亿元人民币,支出2万4400亿元,当期结余6300亿元,总体上看,医保基金收支平衡,收支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准相适应,基金保障能力稳健可持续。

纠正20多年错误

中国政府之所以要强推医保个人帐户改革,是要纠正一个已经施行了20多年的错误。医保是要让所有参保人的医疗平等化,不论贫富都可以在需要时享有医疗权,但是医保个人帐户却显露贫富差距,属于不公平的一种保险设计。对于这项错误的制度设计,当局一直想改变。直到2018年中国开始第四轮医保改革,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减少个人帐户资金,建立门诊统筹,即从原来关于门诊医疗费用的个人积累式保障模式,向基金共济式保障模式的转变。这个改革的方向虽然是正确的,却完全忽视了广大职工参保者的诉求,老百姓也不知医保改革要改什么东西。

直到2021年四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公布前夕,时任国家医保局副局长的陈金甫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谈到医保改革的背景。陈金甫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需求的提高,个人帐户的局限性也逐步凸显,主要问题是保障功能不足,共济性不够,减轻负担效果不明显,有病的不够用,没病的不能用,另一方面存在不法分子实施欺诈骗保的现象。

《指导意见》明确调整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结构后,增加的统筹基金主要用于门诊共济保障,提高参保人员门诊待遇。在具体落实上,国家给地方一定的过渡期,预计用3年时间完成这项制度转轨。于是2022年中国各地陆续推出这项改革。如前所述,这项改革在各地掀起程度不一的抗议抵制。为此,其他各省市为推动这项改革,医保部门密集发声,试图缓解改革带来的压力。

朝令夕改引信任危机

尽管各地医保局反覆解释说,个账改革使所有人受益,尤其是患病群众和老年人受益更多;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笔账,拿“个人的钱”去为未知的健康风险提前买单,这不符合中国人的观念,而且3年防疫下来,老百姓对政府非常不信任。

除了医保外,现在中国政府还准备强推“延迟退休”,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但在老百姓看来,当时交社保时约定60岁退休,然后可以拿养老金,但现在说改就改,违背契约精神,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权威性在哪里?

从医保改革到延迟退休,中国基本政策“朝令夕改”,不断加深着中国人的“晚年恐惧”。有线民说:40年来,从“计划生育好,国家来养老”到“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再到“养老不能靠政府”,最后沦为“65岁延迟退休再说”,所谓承诺戏剧性的演变,向我们验证了行政诚信体系的凋谢和败坏。

对于医保改革的决策者和推进者来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医保改革势必强行推行下去,尤其在中国已步入老龄社会的当下。

老人们的抗议声虽然可以平息,但是“老年恐惧”却在不断扩散。有些年轻人就表示,不愿意在医保、社保上交更多的钱,未来的不确定性太大了,买一份靠谱的商业保险或许更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