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平均每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
儿童、青少年自杀、自残事件频频发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副教授、心理学博士李文道先生认为: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青少年自杀的事件接二连三,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 8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中国大陆15~34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
其实,自杀现象只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冰山一角,在自杀现象的背后是发生率更高的各种心理疾病。
据《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全球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还会增长50%,将成为致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如此严重,会对社会造成哪些危害?
李文道先生认为,心理健康的孩子是未来社会的财富,是社会稳定的正能量,能提升国民的总体幸福感;而心理不健康的人不但在创造物质财富上受到限制,而且会耗费大量社会财富,降低国民的总体幸福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让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以抑郁症为例,有统计显示,抑郁症造成的经济负担为每年622亿元人民币,其中直接经济负担为每年141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负担为每年481亿元人民币;抑郁症的治疗代价约占中国卫生总支出的3%。
李文道先生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以下三大症结值得家长们反思:
第一个症结是忽视心理健康的重要价值。不可否认,家长普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早在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虽然身处现代社会,但很多家长还坚持传统的健康观念,把健康狭隘地理解为生理健康,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价值。
有的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误解,如心理不健康就是心理变态,有意无意地歧视心理健康有问题的人,导致他们不愿求助而延误矫治,最终付出更高的健康和社会成本。
还有家长认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往往是成年人,小孩子心情不好不足为虑。殊不知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年龄正逐年下移,严重威胁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个症结是应试教育。毋庸讳言,应试教育严重压缩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本应立德树人的教育被异化为工具属性的应试,儿童、青少年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心理健康更容易被忽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