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喉舌《人民日报》12日的头版重要位置,七个大型的黑体字分外显眼”那么粮食怎么办?“。在刚刚结束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所说的这句话,再度引发人们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这已经不是习近平第一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了。
《人民日报》这篇文章字里行间透露的信息,令人感到问题的严重,文章描述习近平”他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吃不饱、饿肚子的经历“,”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
之所以习近平会发出“粮食怎么办”的疑问,文章显示和最新的国土调查结果有关,习近平说,“过去是南粮北调,现在是北粮南调。一些地方大把的良田不种粮食,要么建养殖场,要么是种花卉果木”、“耕地面积还在减少”。
习近平的另外一句话则似乎大含深意,“我们要利用‘两个市场’,但必须有一个安全线,...要明确重要能源资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要加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设,在关键时刻发挥保底线的调节作用。”
习近平没有说明”关键时候“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要确保这些重要能源资源非得要国内生产自给。
不过,显然中共各级地方官员并不和习近平一心一意,他们的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干什么砸什么,恰恰是习近平最头疼的。不过这些官员的状态也是这个体制造成的。
这不是习近平第一次强调”粮食安全“
11月26日,中共喉舌《经济日报》在其头版发布评论员文章,《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文章虽然吹嘘中国大陆”粮食丰收增产”,但是罕见承认这并没有改变中国“粮食供需长期紧平衡的基本态势,没有解决粮食结构性短缺矛盾”因此强调“要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报告。在国家安全基础上,明确提出确保政治安全、粮食安全,防范金融风险以及加强海外利益安全保护。
9月22日,中共发改委在微信声明中发布粮食安全警告,目前正在抢购澳洲小麦,这个时候也顾不上和澳大利亚已经陷入贸易僵局。据中共海关总署数据,今年1-10月粮食进口量累计13,795.6万吨,同比上升近23%。进口最多的依次是大豆、玉米、小麦。其中玉米进口量升幅最大,为236.4%;其次为稻谷和大米,升幅为111.9%。
包括在去年7月,习近平到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吉林松辽平原考察,期间也曾表示”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
随后,习近平就粮食安全提出的警告,也使“粮荒”再次成为新闻报道的热点和网络搜索的热词。
中共领导人如此频繁强调”粮食安全“,究竟意味着什么?令人深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