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阵营再扩大?美日英澳菲将推安保合作
首场美日菲领袖峰会下週登场,媒体消息称,三国将在峰会宣布美日英澳菲五国的安全保障合作计划,且今年将在南海举办美日菲海军联合巡逻,“剑指”中国。
日本共同社週日(3月31日)引述日本官员消息称,为了抗衡中国具侵略性的军事行为,美国和日本将加强与英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的安全伙伴关系,一方面增加在印太地区的联合军演,一方面促进防卫科技上的合作。
白宫已宣布4月11日将首度在华府召开美国、日本、菲律宾三国领袖峰会。据共同社报道,美日英澳菲的安全保障合作关系将纳入峰会之后的联合声明内。
不过,这五国强化安全合作可能进一步引发中国不满。先前针对美英澳三国同盟关系(AUKUS)协议,中国多次批评这是“典型的军事集团,充斥著过时的冷战零和思维”。
共同社还指出,美国总统拜登将在日相岸田4月访美期间,邀请他7月再度访美;消息指,美国也在协调日本、韩国领袖参加7月在华府的北约峰会,并且召开美日韩领袖峰会。这三国领袖去年8月曾在美国戴维营会晤,同意每年举行领袖峰会。
日本加强抗中
无独有偶,据美国网媒POLITICO上週五(29日)报道,美日菲三国还将在首场峰会上宣布,今年稍晚会在南海举行联合海军巡逻。报道分析,此举标志著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至今最有力的宣示,意在团结盟友与伙伴,抗衡中国在经济、外交与军事上的扩张。
去年11月和今年1月,美国和菲律宾曾在南海举办过联合海军巡逻;1月,中国解放军南部战区也在南海展开例行巡航,并且发公告写道:“战区部队全时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任何搅局南海、制造热点的军事活动尽在掌握之中。 ”
若日本加入,将会是美日菲三国首度在南海展开联合海军巡逻。这也显示日相岸田文雄上任后,希望使日本跟美国一起在区域安全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美国防长奥斯汀宣布与菲律宾达成协议,使美国能够进入菲律宾的另外四个军事基地。如此一来,美国军队便能紧盯两个关键地点: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的争议地区。据官员称,每天都有大约500名美军士兵在菲律宾执勤,该国允许美军在指定的菲律宾军营中停留。
2022年底,为因应日本眼中“最大的挑战”中国,日本已通过修订涉及国安战略的安保3文件,预计2027年前把防卫预算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
此外,据POLITICO消息,美方也在“认真考虑”让日本成为美英澳同盟关系(AUKUS)的技术伙伴。美英澳三国在2021年推出AUKUS协议,聚焦于协助澳大利亚获得核动力潜舰技术。
今年2月,澳大利亚防长马尔斯(Richard Marles)接受共同社访问时曾透露,澳大利亚希望在防卫科技发展方面“跟日本更密切合作”;盡管日本不会直接参与英美提供核潜舰给澳大利亚的计划,但双方未来几年内可能在人工智能、极音速武器等领域展开合作。
马尔斯当时表示:“澳大利亚和日本从未比现在更为战略一致。”日澳两国的防务《互惠准入协定》去年8月生效,允许双方军队为训练及其他目的而进入对方国家。
针对日本增强防卫、大幅提高国防预算,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上週五(29日)曾要求日本“深刻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以免进一步失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日、菲扮演关键角色
美日菲三方领袖峰会之外,菲律宾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日本首相岸田文雄4月也将另行分别会晤美国总统拜登。
小马科斯去年5月访美时,美国与菲律宾更新了1951年《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規范;如今在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南海主权争端进一步加剧之际,有专家认为菲方希望确认该条约会在什么情况下触发、促使美国出手协防。
岸田文雄则曾于去年1月在华府会见拜登。当时拜登重申1960年《美日安保条约》的第五条,强调美国将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保卫日本,包含在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
日经亚洲週一(4月1日)的分析报道指出,对美国来说,日本和菲律宾可以说是最关键的地点,特别是在抵抗潜在的中国侵台方面。美日菲三国的结盟,甚至可能比既有的美英澳同盟(AUKUS)和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更具有实质意义。
华府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专家赛耶斯(Eric Sayers)说:“很显然,日本与美国前所未有的一致,也对于跟菲律宾合作有兴趣……如今菲律宾有了一个更倾向跟美国合作、更积极反击中国的新总统。”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亚洲研究员努尔(Elina Noor)则认为,菲律宾如何在可能的台海冲突之中定位自身角色,仍然存在看法分歧,而美国和菲律宾有必要解决此问题。
关于南海争端,菲律宾驻美大使罗慕尔德兹(Jose Manuel Romualdez)告诉日经亚洲,菲方正与日本政府商讨如何合作,并与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等同样争取南海主权的国家讨论,盼寻求解方并降低紧张局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