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汇报》- 是什么拖累了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增长乏力,成为德语媒体近一段时间以来关注的焦点。《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长篇分析文章,试图探寻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面临的问题。作者Gustav Theile和Alexander Wulfers指出,目前在经济学界存在两大观点阵营,其分析切入角度截然不同。
其中一派观点认为问题主要在政治层面,也就是说习近平领导的中共采取威权路线,使得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加。“习先是大力反腐,然后又整治科技企业和房地产业。这些举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和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很多人甚至还会抱有好感。然而随着僵硬的防疫政策的执行,人们意识到,国家机器可是可以毫不留情地对自己下手。”
这种观点在西方以及那些对习近平持批评态度的中国人当中颇受欢迎。“按照这种观点,在北京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罪魁祸首。而中国崛起所带来的一些意识形态上令人不安的问题,都可以由此得到满意的回答:威权政体最终都会自掘坟墓,走向失败。”
另一种解释中国经济困境的模式则不从政治角度入手,而是从经济角度来审视: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很多年来一方面依靠出口来推动,另一方面则依靠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在这种分析模型之下,是国家确保了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促进了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和房地产项目的快速建设。15年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了将近6000亿美元。”
那么究竟哪一派观点能更好地解释当下中国经济的症结所在呢?文章指出,也许应该将两种思路结合起来。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首席经济学家曾林(Max Zenglein)认为,最晚在2017年人们就清楚地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缺乏可持续性的。出于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原因,国内消费出现疲软。而中国政府也不再公布有关消费者信心以及青年失业率的统计数据,因为这些方面的表现都远不如疫情之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