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 2025

中美角力下香港企业的政经困局 - 李嘉诚出售巴拿马港口争议

一艘货轮和一艘拖船驶过巴拿马运河的船闸。中美角力下香港企业的政经困局 -  李嘉诚出售巴拿马港口争议


李嘉诚家族控制的长江和记本月初宣布与美国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拟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80%的资产。这一交易涉及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及配套物流网络,这是近年来全球最大的港口出售案之一。

该交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涉及长和子公司HPH在巴拿马港口公司(Panama Ports Company)90%的股份,该公司负责运营巴拿马运河上的两个重要港口(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第二部分涉及HPH在其子公司和关联公司中80%的有效控股权,这些公司在全球拥有并运营43个港口,涵盖199个泊位,包括英国费利克斯托、荷兰鹿特丹欧洲集装箱码头、韩国釜山和泰国林查班等主要港口。

长江和记实业运营巴拿马运河两座港口的地图长和此次出售的资产不包括旗下HPH Trust(和记港口信托),后者管理着香港、深圳及其他中国港口设施,包括盐田国际、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等资产。

这一争议源于特朗普总统声称长江和记在巴拿马运河两端拥有两个主要港口,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问题,因为这些港口“由中国运营”。贝莱德的这笔交易宣布后,特朗普对其大加赞赏。

在中国方面,港澳办多次转载质疑长和港口交易的文章,称“莫天真,勿糊涂”,“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质疑长和为何轻易将这么多重要港口转让给“不怀好意的美国势力”。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这笔交易引发的关注“值得重视”。

各方不断发声,使事件持续引发强烈关注。该事件被看作是中美博弈的新战场,又一个“TikTok”时刻,不同的是,TikTok被要求要么禁止要么收购之时,中国官方可以直接下场,出台禁止算法出售的法规,但长和是香港企业,中央政府不易直接插手,而是掀起舆论战。

该公司的股价周二下跌了近3%。公司取消了原定于本周举行的业绩相关记者会和分析师简报会,公司本来要在会上发布最新财务报告。

股壇C見(下)︱難逃被特朗普制裁 中港前途渺茫?施永青教路呢招成香港救命草长和则回应称,交易是纯商业性质。目前消息显示,长和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预计在4月2日或之前签署最终文件,但有分析师称,该交易已经引发地缘政治疑虑,会涉及一系列尽职调查、监管批准的程序,需要进一步观察。

舆论施压而非直接介入

在“字节跳动”的TikTok、华为的孟晚舟事件时,中国政府不仅直接表态,也下场通过各种手段介入,比如在TikTok禁令中出台规定禁止出售核心算法,在孟晚舟被拘留后,更是拘留两个加拿大人作为筹码。

但在长和卖港口的事件中,中国政府并没有下场,甚至没有直接发声,而是通过官媒体系驻港的报纸表达态度。

《大公报》“莫天真 勿糊涂”一文称,特朗普和美国方面一点都没有把这个交易视为“普通的商业行为”,毫不掩饰、肆无忌惮地直接插手、操纵,完全将其作为推行全球霸权的手段。

文章援引网友的观点说,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全球6%的海运贸易经此通行,中国商船货运量占比达21%,是中国与拉美、加勒比地区贸易的核心要道。巴拿马运河被“美国化”“政治化”后,美国一定会将之用于政治目的,推行自己的政治议程,中国在此的航运贸易势必受制于美。

“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一文开篇向长和发出五连问,包括“在大是大非面前,当事的企业家应怎么取舍,带领企业驶向何方?”文章说,“伟大的企业家从来不是冷血投机的逐利者,而是热诚傲骨的爱国者”。

文章在结尾中称,如果企业家们看不清美国那些政客“既要钱、更要命”的本质,选择与之共舞、倒行逆施,或许一时可做成“大刁”(Big Deal,大交易)、赚到大钱,但最终是没有前途,更会背上历史骂名的。

文章虽未点名李嘉诚,但列举霍英东、包玉刚、曹光彪、柯麟、柯正平等已故港澳人士在中共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后为国贡献,以此作为李嘉诚的对照组,强调企业家要有“商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

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文章盛赞任正非带领华为顶住全球供应链断裂冲击,“向世界宣告中国企业不会在强权面前屈膝”,也积极评价比亚迪、宁德时代、科大讯飞和大疆等,将外部打压转化为自主创新、突破发展的战略契机。

“官方还没直接下场,这一点值得注意。”旅居美国的中国智库人士向BBC中文表示,煽动民族情绪来鞭笞一个私营企业,而且后者并没有违法违规,却承受大量舆论压力,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同时政府还没直接下场,也展现出来高层可能还在试探和评估,一方面兹事体大,不得不管,但另一方面因为是境外企业的境外交易,而不好插手。

中国前媒体人胡锡进表示,如果长江和记认为中国方面不会干预它对43个港口的卖出,未免太天真了。美国毫不掩饰收购那些港口的地缘政治目的,中国怎么可能不有所警惕,并采取反制预防措施呢?特朗普上一任期要强行收购TikTok,中国政府当时就进行了阻止,那次阻止为TikTok迎来了之后4年在美国市场的繁荣。当下该如何与美方周旋,TikTok大概更加心中有数了。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美洲项目主任瑞安·伯格(Ryan Berg)称这笔出售是美国的胜利,并希望这能让运河安全争论告一段落。

“在与中国在美洲的战略竞争中,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他说。
一个男子在集装箱前走过

图像来源,Reuters
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再受冲击

但上述警告已引发了一些金融界人士对香港商业政治化的担忧。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1997年主权移交中国后,中央政府曾承诺让香港实行“高度自治”。但这一承诺在2020年发生了变化,中央政府为了打压民主抗议运动,对香港实施了《国家安全法》。

另有网民认为李嘉诚没做错,“企业事情不要政治化” “在商言商,整个欧盟都抵挡不住美国的霸凌,一个私营企业更不在话下”。

一些人表示理解长江和记“在商言商”,并认为包括巴拿马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抵挡不了特朗普的霸道出手,如果让长江和记作为一家企业对抗美国国家机器的威胁,未免强人所难,更何况将那些港口卖出后有190亿美元现金收益,还是一笔好交易,李嘉诚的决定值得理解、同情。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向媒体表示,面对中美博弈加剧,企业更担心,会不会更容易成为大国地缘政治较量的牺牲品。企业如果想在国际市场经营或扩展业务,就不得不加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预判能力。

自2012年习近平上台不久,李嘉诚出售了他在中国大陆的诸多房地产投资,并将大部分资金重新投到欧洲。他的行为受到了中国民族主义者的广泛批评,但从财务角度来看,这是明智的。

他在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崩盘开始之前就成功脱手了这些投资,此后房地产市场一直持续恶化。后来有观点认为,这次出售海外港口,和当年预判中国房地产市场巨变一样,如果纯粹从商业的角度分析,算是战略性的高瞻远瞩。

上述智库人士认为,李嘉诚此次出售除中国以外的全球港口资产,尤其是巴拿马港口,再一次展现了他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下资本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既规避了可能的政治风险,又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完成资产变现,为集团未来的战略布局留足了空间。

类似情况是,2021年,房地产企业家潘石屹和张欣准备将其商业帝国SOHO中国的部分控股权以高达3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另一家投资巨头黑石集团。但中国政府拒绝批准这笔交易,随后交易流产。

中国官媒批评长和之际,香港的国际贸易港地位正面临严峻挑战。多年来,香港凭借独立关税区的优势,成为全球第七大商品转口港,转口贸易支撑起四分之一的香港经济。然而,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并首次将香港纳入同样征税范围,直接冲击了这一地位。

虽然香港作为独立关税区的地位受世贸组织和《基本法》保障。但以美国的影响力,这种做法确实有扩散的可能。前欧盟驻港澳办事处主任高宇驰(Thomas Gnocchi)在去年8月离任前向BBC中文表示,在欧盟看来,实施“去风险”政策时,香港已和内地没有区别,在贸易和科技禁运上,基本视为一体。

这些变化正在削弱香港作为独立经济体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开始干预香港企业的国际决策更加剧了这一印象。
一条船在通过巴拿马运河

图像来源,PANAMA CANAL AUTHORITY
图像加注文字,香港李嘉诚家族拥有的长江和记实业(CK Hutchison Holdings)公司负责管理巴拿马运河进出口的两个港口。
战略资源损失?

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发给BBC中文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港口的布局颇为重视,目前在67个国家布局110个港口,中国在这些港口的角色分为三类:运营者/拥有着、开发者、资助者。其中,中国拥有或运营的港口有37个国家的78个港口,而长江和记占其中的33个港口。

因此如果长和出售其全部海外港口,那么对于中国而言意味着,在这一项战略节点资源上将瞬间损失掉40%。

在此次交易引发的争议前,上述报告称,中国在全球港口网络中的影响力出现了更多的挫折而非进展,整体而言,中国直接拥有或为第三方运营的港口数量呈净减少趋势。例如,中国国有企业出售了其在墨尔本港口的股份,中国管理公司放弃了在安哥拉的矿物码头20年特许经营权等。

报告还提到,除了长江和记旗下的港口外,中国的全球港口网络,绝大多数参与的中国公司都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不仅追求商业利润,还需实现中共设定的战略目标。虽然中国的海运公司如中远海运规模较欧洲巨头小,但它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督的国有企业网络的一部分。

长江和记与巴拿马运河港口的渊源可追溯至1997年,当时通过国际竞标获得了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的运营权。这两个港口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控制着运河的进出口。长和对其进行了多轮投资,提升了吞吐量和效率,并通过港口服务获得稳定现金流。

2023年,港口业务占长和总收入的9%。此外,2017年中巴建交及2021年特许经营权延长至2046年,为其业务发展提供了支持。

数据显示,这两个港口去年为巴拿马运河39%的集装箱货船提供服务,而美国是运河最大用户,占运输量的73%。中国则以21.4%的比例位居第二。

特朗普多次主张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及周边地区,理由包括中国影响力构成威胁等。美媒披露,白宫已要求五角大楼提供军事选项,以确保美国对运河的“自由进入”。此外,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建议对中国制造船只征收高额费用,引发国际航运业震动。

美国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专家瑞安·伯格(Ryan C. Berg)认为,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加剧,若发生“供应链之战”,通过关键水道获取货物流通信息将极为重要。这反映出全球供应链和港口控制权正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

在贸易领域,这两个港口也可以对中国形成掣肘。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2月建议,对中国制造的船只单次最高征收150万美元的费用。
一群巴拿马人在焚烧特朗普的照片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巴拿马首都的美国大使馆外近日爆发抗议活动,原因是特朗普暗示美国可能会试图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抗议者对认为这样的言论侵犯巴拿马的主权。
解决方式猜测

长和出售港口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彭博行业研究基础设施分析师丹尼斯·黄表示,这笔交易对长江和记具有商业优势,因为其港口资产的估值处于行业较高水平。然而,她也指出,如果交易失败,人们可能会更加担心长江和记是否能够实现其资产的价值。在交易宣布后,长江和记的市值增加了约50亿美元,这只是该公司预计获得的190亿美元资金的一小部分,这可能部分反映了执行风险。

咨询公司Quiddity Advisors分析师布伦哈赛特(David Blennerhassett)认为,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交易,可能需要2025年的大部分时间才能完成。随着交易细节和监管部门的批准,股价将出现波动。

这一局面与“滴滴”被退市和TikTok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前者是没有充分沟通就“抢跑”,后者是在与美国的纠纷中被警告不能“一卖了之”。长和作为香港企业,虽然在中国业务众多,但相比“滴滴”和“字节跳动”,它有更多的回旋余地。然而,它依然有大量中国产业,总部也位于香港,仍然无法完全不受中国政府影响。

彭博社报道,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机构已接到高层指示,研究该交易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漏洞或反垄断违规行为。香港特首李家超强调“任何交易必须符合法律和规则要求”,暗示这笔交易可能逃不掉审查。由于长和出售的港口不在中国大陆或香港境内,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政府可以采取什么手段来阻止这宗交易。

此外,巴拿马的态度也成为一个变数。波士顿大学教授凯文·葛拉格(Kevin P. Gallagher)表示,拉丁美洲国家希望与多个国家进行经济活动,中国已成为他们的重要客户。然而,淡江大学副教授宫国威认为,将拉丁美洲完全视为向中国靠拢是不正确的,美国在当地的实力仍然很大,拉美国家只是希望与中国做生意,同时维系战略平衡。

澳洲六所大学关闭孔子学院

与孔子学院协议被曝光部分澳洲大学失颜面| 大纪元 

 澳洲六所大学关闭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的批评者担心中国会利用它们作为政府宣传的工具。

六所澳大利亚大学已低调地关闭了其设立在校园内、与中国政府有所联系的孔子学院。

对外关系法:澳洲各孔子学院或面临关停| SBS Chinese近年来,澳洲政府加强了对这些教育中心的审查,担忧北京可能利用孔子学院进行宣传,并且用来监视中国留学生。

中国方面表示,孔子学院主要是在海外提供汉语、中国文化等课程,是“加强中国与世界友谊的桥梁”。

然而,全球对于中国政府透过这类教育中心扩展海外影响力的疑虑日益增加,美国与欧洲的部分大学也已选择关闭部分孔子学院。

给编辑的信: 澳洲应关闭孔子学院| 维多利亚大学| 假孔子之名| 大纪元根据澳洲广播公司(ABC)报导,这些关闭行动意味着,澳洲的大学里面,有近半数的孔子学院已被关闭,目前仍有七所孔子学院继续运作。

目前,墨尔本大学、昆士兰大学、西澳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校的孔子学院已经从校园内移除。

有几间大学表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他们选择不再续签与孔子学院的合约。

澳洲公立学校计划开设孔子学院引家长担忧- VOT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发言人表示,该校正致力发展自身打造的中国研究相关课程,并致力于“促进中澳双边关系的公开对话”。

近年来,澳洲联邦政府已表明不会允许有更多与中国共产党有联系的孔子学院在当地开设。

另一方面,澳洲政府也要求大学提高这些学院课程内容的透明度,部分甚至被要求根据《外国影响力透明化法案》进行登记。

昆士兰大学的发言人表示,该校的孔子学院在2024年12月合约到期后关闭,“并未受到来自政府的任何指示”。

墨尔本大学则于2024年8月关闭了孔子学院,该学院自2007年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校方发言人表示,由于学校已提供多元的汉语与亚洲研究课程,故没有续约的额外需要。

阿德莱德大学的一位发言人未有明确证实孔子学院是否已经关闭,但强调该校仍透过伙伴关系与教育合作来继续促进“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包括中国”。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在2019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的延伸”,并会对北京当局认为政治敏感的议题进行审查。

澳洲广播公司在 2019 年的报导也揭露,孔子学院的教师志愿者候选人需展示出自己对于中国政府的政治忠诚度。

研究孔子学院的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学者杰弗里·吉尔(Jeffrey Gill)博士对于近期的关闭决定并不感到惊讶,他告诉澳洲广播公司,对外国干涉的担忧“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

不过,他也表示,他并不完全认同孔子学院是在推动“中国政府的宣传”,并认为对澳洲及更广泛的西方世界来说,这些机构对中国的观感影响甚微。

翻查孔子学院的网站,共有十三所孔子学院设立于澳洲的大学里,网站目前仍然列出这些已关闭的孔子学院为其全球网络一员,惟点击进去相关连结后,目前显示为“本孔院站点正在建设中”。

地震中曼谷倒塌唯一高楼系中铁集团豆腐渣工程?

曼谷此次地震中唯一倒塌的大樓由中國承建,中國豆腐渣工程危害全世界 

 地震中曼谷倒塌唯一高楼系中铁集团豆腐渣工程?


缅甸发生强烈地震之后,泰国首都曼谷发生唯一一座倒塌的高楼,承建方为中国中铁集团。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对此表态,称将“指导有关中资企业积极配合泰国政府调查”。

缅甸当地时间周五(3月28日)中午发生7.7级强烈地震,造成超过2000人死亡。其邻国泰国也未能幸免,至少有20人死亡,但其中大多数死于泰国首都曼谷倒塌的一座大楼废墟中。

曼谷高楼倒塌救援现场这是曼谷在地震种倒塌的唯一主要建筑,是一座在建中的30层高的政府办公大楼。地震发生之后,大楼在几秒内变成一堆废墟,造成至少13人死亡,9人受伤。目前仍有约70人被困,生还希望渺茫。

曼谷遍布无数高层建筑,但没有其他建筑报告严重受损。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什么这座正在建设中的大楼会倒塌?

“我们必须调查问题出在哪里。”泰国总理佩通坦·西那瓦表示,她已下令对建筑工地的材料和安全标准展开调查。

“从设计之初,到最终获批,这座建筑经历了什么?这并不是泰国第一座高楼。”她在周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中铁承建大楼被震塌泰官员:疑用违规建材| 缅甸地震| 曼谷大楼| 强震| 大纪元
该项目位于曼谷著名的乍都乍市场附近,由中国中铁十局(泰国)公司负责施工。该公司隶属于中国中铁集团(CREC),是全球最大建筑和工程承包商之一。

中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抖音百科中国中铁
中方回应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星期二(4月1日)晚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资企业在国外开展生产经营应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此次有关中资企业参与施工的在建楼体在地震中倒塌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我们对此深感痛心并再次向遇难人员、伤者和家属表示哀悼和慰问。”

据悉,中国已安排地震救援专家和志愿者救援队伍到泰国,协助泰国政府组织的救援工作,协调在泰中资企业提供重型起重机等机械设备参与救援。

使馆方面还表示,下阶段将视泰方需要,继续全力提供支持和协助,并指导有关中资企业积极配合泰国政府进行的调查,“相信泰国政府的调查会给出科学公正的结论”。


钢筋检测发现部分材料不合格

缅甸地震|泰国至少20死曼谷倒塌大楼疑用不及格钢材| 无线新闻TVB News泰国安全官员周一(3月31日)表示,对施工现场的钢筋检测发现部分材料不合格。钢筋用于加固混凝土,而检测结果表明部分金属材料未达标准。

泰国工业部长阿卡纳·蓬帕宣布,政府将成立委员会展开调查。他表示,一家钢筋供应商在去年12月未能通过安全测试,该公司可能会被吊销执照。但他未透露该供应商的名称。

泰国国王科技大学拉卡邦分校土木工程教授素察特维·素纳斯瓦表示,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答。

“我们需要查看设计方案。一开始是如何计算的?如何设计的?此外,在救援过程中,如何同步收集证据?”他在周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工人劳动权利保障受到质疑

该项目的泰国合作方——意大利泰国发展公司(ITD)——周一向地震遇难者表示哀悼。但该公司表示,他们“有信心”此次事故不会影响其他项目。

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中铁集团是全球最大建筑和工程承包商之一,业务遍及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次曼谷建筑坍塌事件并非中国中铁集团及其子公司首次因重大事故受到批评。

去年11月,塞尔维亚一座火车站的屋顶倒塌,造成14人死亡。这座火车站由中国中铁集团子公司承建。事故发生后,公众怒火指向当局,质疑该公司在建筑工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

移民工作组织成员若赛·翁苏班表示,在泰国工作的中国公司雇佣的移民工人曾提出许多关于安全标准低劣和劳动权利不足的投诉。

“在中国公司,我们看不到人权尽职调查,也无法确定他们是否符合劳动标准。”她对法新社表示,“雇主与雇员之间总是存在权力不平衡。”

曼谷的建筑业由大量劳工支撑,其中许多人是来自缅甸的移民工人。他们在炎热的工地上工作,薪资微薄。

移民工作组织已呼吁泰国劳动部,如果此次建筑事故涉及违反健康和安全法律,应追究相关雇主的刑事责任。


中国的网络删除和审查

法新社已向中国中铁十局(泰国)和中国中铁集团寻求回应,但尚未收到回复。

中国中铁十局曾在其官方微信频道上发布一篇庆祝乍都乍工地主体结构完工的公告。但在周五地震发生后不久,该文章被删除。该文称“这将是中铁十局在泰国发展的一张名片”。

法新社在地震发生后立即对该文章进行了存档。该文章也原样保存在收录被中国网络审查机构删除文章的中国数字时代网站上。

据中国数字时代报道,与坍塌大楼有关的相关新闻、网络评论,均遭到了屏蔽和删除(又称404),微博和抖音也将“泰国审计署大楼坍塌”等词条屏蔽。中国网民纷纷质疑有关部门启动严厉的网络审查。

緬甸地震|曼谷倒塌大樓被驗出部分鋼筋不達標警控4中國男非法闖現場運文件- 有線寬頻i-CABLE当地媒体报道称,周六有四名中国公民因试图取回坍塌工地的文件而被捕。

佩通坦:调查并不会“针对某个特定国家”

中国是泰国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据“开放发展泰国”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向泰国投资了20亿美元。泰国政府在涉及中国的事务上通常十分谨慎。

佩通坦表示,周一启动的建筑倒塌调查并不会“针对某个特定国家”。

缅甸首都内比都:被震坏的佛塔“我们不希望任何国家觉得我们只是在盯着它。”她在周二说道。


国安官员破解中共军演窘境 曝习近平内外交迫

  

中共解放军东部战区昨突宣布对台海周边实施军演,今(2日)早又宣布在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不过晚间七时许,又突然发布称军演结束,对此,台湾国家安全单位官员分析表示,这次军演突显了中国解放军乃至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的黔驴技穷且进退维谷问题。

台湾国家安全单位官员指出,首先是中共的外部问题。他指出,美国国防部长自3月24日起,接连访问第一岛链的菲律宾、日本,透过美日、美菲双边防长的会面,连日重申台海安全稳定重要,以及将中共视为共同威胁下,双方强化安全合作的态势,更是美国安全重心正式转向印太区域的战略宣示,这对北京一直以来试图掌握并突破岛链的战略意图造成空前的破坏效果。

官员指出,这段期间以来,中共为展现某种“明显的军事存在”,两周周前即几乎同时在苏岩岛(韩)、钓鱼台(日)、东沙岛(台)、黄岩岛(菲)操作高强度的灰色地带袭扰,意图缓减美国国防部长访问第一岛链的冲击,但最后反而成了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防杜中共的最好证明,成为反效果,29日美国媒体露出一份五角大厦的机密文件“暂时国防战略指导”,直接将“吓阻中共夺台”列为美国国防的优先目标。

第二是内在原因,国安官员表示,中共军方人事出现新一波大清洗,幅度史上仅见。解放军31集团军系统从苗华、何卫东、林向阳、王秀斌等高层几乎无一幸免,中共军方内部自己称为有“团灭”规模而议论纷纷。最新一阶段军方人事整肃,据来自中共军方与国际情资显示,即在三月底。故为了压制军内可能反弹,军委会随即下令部署演训,让军人不留在营区内议论浮动。

这也是为什么演训筹备了至少一段时间,但迟迟没有演训任务名称,台国安官员揭露,据传就是因为当局刚对何卫东等人完成了“裁处”的决定,因此军委会立即把东部战区部队赶出基地进行演训。一直到了国际媒体、社群出现把这场演训称为“2025愚人节演习”,4月2日中共军方才急忙将演习命名为“海峡雷霆-2025A”,名称很威风,但解放军借口一开始没有秀出名称是因为军形多变,以军事行动的缜密与严谨,这些托辞都难掩心虚之实。

国安官员续指第三点,台湾只是借口,赖清德只是理由。特别是中共外部意图受挫、内部人事斗争进入新高峰,但面对即将的美中经贸谈判以及各种进一步的对中措施,北京近来都选择极力自我压抑,避免任何被认为对撞美方的举措,而这个时候,台湾就是中共最好的借口,因此选择在美国国防部长离开亚洲的第一时间,立即发动这样军演。

官员说,事实是总统赖清德在3月13日发布的“十七项对策”,中共早在四天后的17日,以一天内两度进行所谓的“联合战备警巡”,期间搭配“举报台独”及官宣批判等行动表态。以中共对这类事件反映即时的程度,何以需要再一天两度的战备警巡强度后,“又祭出一个一开始还说不出名字的军演,显然台湾就是这场演习的好借口。”

最后,台国安官员总结,比起军事演习本身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大国用这样的心智程度在对应国际局势”,官员分析,中共这次演训,在包括国际各方安全单位的眼里,除了演习中各种科目的进行样态以及部署情形,更引起高度注意,并且感到忧心的,反而是这次演习期间,作为认知操作的各项影音文宣,其内容脉络与叙事品质的低劣与极端化属性,包括把台湾的总统以漫画比喻为“害虫”,搭配各种授权不明的卡通动画,主要在传达将攻击、摧毁台湾各地等,不仅第一时间引起台湾社会立即的反感,完全没有呈现正当性诉求的效果,而操作这系列宣传背后的“心智状态”,让台湾在内的多国安全单位都大为讶异,“因为这反应北京的决策圈可能在内外各种困境下,相当程度的丧失了基本的判断与思考能力,这对中共自己与国际社会来说,都将是高度的风险。”

美国批准向菲律宾出售F-16战斗机

 Netherlands' Air Force F-16 fighter jets fly during a media day

美国批准向菲律宾出售F-16战斗机:应对南海紧张局势

在中国军方发动环台军演之际,美国政府周二(4月1日)宣布,批准向菲律宾出售20架F-16战斗机,总价值达56亿美元。法新社称,这一军售是在南海局势紧张的背景下进行的。

法新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周二在一份声明中称,此次军售旨在支持“战略伙伴的安全”,特别是在菲律宾与中国就南海问题存在领土争议之际。

美国宣布批准向菲律宾出售F-16战机的当天,中国军方在台湾周边展开大规模军事演习,动员了陆、海、空三军进行模拟封锁台湾的演习。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Pete Hegseth)上周访问菲律宾时表示,美国与菲律宾应该在面对中国时“团结一致”,尤其在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强影响力的背景下。

自2022年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上任以来,马尼拉与华盛顿在防务领域加强了合作,并开始反对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张。

中国声称对南海大部分岛屿和岛礁拥有主权,包括靠近多个邻国海岸的海域和岛屿,尽管国际法已明确裁定中国的主张缺乏法律依据。

菲律宾总参谋长称台湾若遭侵略菲律宾必将被卷入

菲律宾总参谋长突然表态* 阿波罗新闻网 

 菲律宾总参谋长称台湾若遭侵略菲律宾必将被卷入

中国军方周二在台湾周边进行陆海空超大规模锁岛演习,美国重申反对单方面强行改变现状,欧盟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菲律宾参谋总长则表示,台湾若遭侵略,菲律宾难于置身事外。


菲參謀總長:台若遭入侵將波及菲國- 政治 ...周二,在北京围绕台湾展开大规模军事演习之时,美国呼吁 “维护 ”中国和台湾之间的 “和平”。白宫发言人卡罗琳-利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总统特朗普 “强调了维护台湾海峡和平的重要性”,并重申了美国反对 “任何改变现状的单方面企图 ”的立场。

欧盟周二表示,中国在台湾岛周围的军事演习正在 “加剧紧张局势”,并呼吁 “双方 ”表现出 “克制”。欧盟外交发言人阿尼塔-希佩尔说:“我们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

菲律宾参谋总长布劳纳周二表示,一旦台湾遭到入侵,他的国家将“无可避免”地卷入冲突。布劳纳检阅驻守在吕宋岛北部的部队时说:“开始规划我们的行动以因应台湾可能遭到入侵。”

他解释说,这是因为“台湾一旦有事,菲律宾无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不过,参谋长没有指出可能的入侵者。

布劳纳对他的部队说:“作为菲律宾的国家武装力量,我们必须要有我们已经处于战争状态的思维”。

根据布劳纳,台湾一旦遭到入侵,菲律宾军队的重任是“救援”在台湾工作的25万菲律宾侨民。

关于马尼拉与北京在南中国海存在领土争端的问题,这位参谋长仅表示中国正在渗透 “我们的机构、学校、企业、教堂,甚至我们的军队”,但他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分析:台海是美中菲三角关系绕不过的坎| 南海| 大纪元法新社就菲律宾参谋长的讲话征询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中国大使馆暂时没有作出任何反应。

正在日本防卫的美国防长周日在东京表示,美国将在包括台湾海峡在内的亚太地区保持 “可信和强大的威慑力量”,并批评中国加剧 “侵略性和胁迫性 ”演习。

巴拿马港口之争 - 中国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并无没有真正区别

 中国民营企业是怎样被消灭的* 阿波罗新闻网
巴拿马港口之争爆发 恐重挫中国投资形象


习近平试图将中国塑造成动荡的全球贸易战中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然而,一场围绕巴拿马运河的争端正在考验他的这一努力。

周五习近平在与全球工商界领袖会晤时承诺将营造一个“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仅仅数小时后,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将对长和港口交易(包括出售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进行审查,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中国民营企业政治地位不稳带着镣铐跳舞_无忧资讯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中国港澳办转发社交媒体上评论文章,指责长和这笔228亿美元(约1012亿令吉)的港口出售交易助长了美国霸权主义气焰。而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把长和将巴拿马港口出售给贝莱德财团的潜在交易描述为美国对这条著名水道的“重新夺回”。

去年外国的对华投资降至几十年来最低水平,如果这次北京当局打算对一家私营企业的拉美业务经营横插一杠,可能削弱习近平为提高中国投资形象所做的努力。

如果长和的港口出售交易被叫停,或令华府所宣称的“长和受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说法得到进一步支持,对日后全球中国私营企业的交易将造成深远影响。

背道而驰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瑞银前首席经济学家乔治·马格纳斯表示:“这个结果将与北京近期对私营企业展开的魅力攻势背道而驰。相当于当局对全世界昭告,
在共产党眼中,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并无没有真正区别。”

巴拿马港口之争爆发恐重挫中国投资形象长和股价周一复牌后创逾一周以来最大跌幅。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各方仍在推进巴拿马港口的交易,但已无法在原定的4月2日截止日期前签署最终协议。

当被问及市场监管总局审查长和出售巴拿马港口交易一事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周一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未回应记者发出的书面置评请求。

港口争夺战

巴拿马运河主要由美国和中国使用,在特朗普誓言“夺回”该关键航道后,这条运河已成为一个地缘政治焦点。特朗普曾错误地声称该运河由中国运营,且受到中国军方控制。

巴拿马港口之争爆发时点正值中美贸易战,本周特朗普还将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措施。

对于习近平而言,任何选择都算不上理想:若叫停巴拿马港口交易,可能引发华盛顿更强烈的报复;但如果放行,可能意味着未来失去一个潜在的谈判筹码。

棘手之处还不仅限于此。习近平正在试图借助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激发市场“动物精神”的复苏,近期他与对马云的接触向CEO们传递出一个信号,即监管整顿的时代已经结束。

Chinese Data Companies Cannot Say "No" to the CCP研究机构Trivium China在一份简报中指出:“如果北京认为一家中资公司因外国政府施压而被迫将资产出售给外国投资者,它将毫不犹豫地进行干预。”

中方施压能力有限

在出售协议正式签署前,中国直接阻止该交易的能力有限。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北京主要通过一些非正式渠道加大对长和施压,试图促使李嘉诚主动退出这笔交易。

长和这次的资产出售涉及全球43个港口,横跨多个大洲,中国监管当局对这样的交易启动调查将是北京行使长臂管辖权的最新例证。中国已于去年扩大出口管制范围,不止境内公司,就连境外企业也被要求遵守针对部分商品的对美出口禁令。

北京当局以前曾经对在中国有重要业务的企业的海外交易进行过干预,这方面不是没有先例。

2023年,在中美关系趋紧时,中国官员通过拖延审批,最终让英特尔对以色列半导体公司Tower Semiconductor价值54亿美元的收购案流产。

前一年,杜邦公司因未能及时获得北京方面的批核而不得不放弃对Rogers Corp.价值52亿美元的收购案。2021年Rogers的营收超过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市场。

纽约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马文彦表示,中国甚至可能将此次行动定位为对外国制裁的反制措施,并援引一项赋予北京广泛反击权力的新法律以应对其所认为的外部干涉。

马文彦称,反制措施可能对跨境交易和相关各方产生深远影响。

长和逐渐退出中国


长和多年来一直在逐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该公司如今超过80%的收入来自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这意味着北京对李嘉诚本人直接施加影响的空间相对有限。但他的两个儿子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长实集团目前由李嘉诚长子李泽钜掌舵,该公司的长期租赁投资物业有五分之一的面积位于中国大陆。

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执掌的保险公司富卫集团在财务文件中明确表示,有意拓展中国市场,这一目标很可能需要与中国本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龙洲经讯中国研究副总监克里斯托弗·贝多尔表示,对于长和这家身处中美博弈夹缝中的香港企业而言,无论交易是否达成,都将面临不利后果。

贝多尔说,如果出售交易继续进行,李嘉诚在中国的关联公司可能会面临巨额罚款,如果交易终止,那么该公司将被视为中国海外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汽车保值率调查 国产电动二手车最惨

 五年后等于"废铁"这样的电动车你要不要_分析评论车讯-EV世纪
中国汽车保值率调查 国产电动二手车最惨

(北京1日讯)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2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指出,中国汽车市场二手车的保值率以中大车型保值率较高,日美系燃油车保值率最稳健,而中国国产电动车保值率最低。

据《快科技》报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信息部副主任陆广智表示,今年二手车市场还将面临新车价格战和行业变革的双重挑战,新车市场价格持续调整也会对二手车市场产生一定冲击。目前来看,二手车交易均价较同期有所下降,市场价格仍处于下行通道。

Chinese EVs are cheap. For America, that could be a problem : NPR他指出,目前的现状是,新车价格下降挤占了二手车市场的生存空间。极低的首付进一步降低了购买新车的门槛,消费者对二手车的需求显着下降。

报道引述调查数据说,多功能休旅车(MPV)、中大型车和中大型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保值率较高,分别为59%、55.8%和55.4%。相比之下,紧凑型车、小型SUV、中型SUV等车型保值率较低,均在51%以下,其中紧凑型车保值率成绩最低,仅为48.8%。

而从德国名车保时捷保值率下降可以看出,消费者的主要需求点并不在驾驶操控方面,这类产品受到电动车的冲击很大。具体来说,豪华品牌保值率普遍出现小幅回升,而这得益于近年部分豪华品牌经歷了多次降价,从二手市场来看,因二手车价格降幅小于指导价的降幅。

在传统燃油车方面,日系的本田和丰田保值率分别为57.3%和56.3%,环比分别提升0.7%和1.2%,依然非常的稳健,这说明中国车主对日系品牌认可率依然偏高。

报道说,中国本土品牌整体保值率有所下滑。其中,五菱品牌保值率降幅最大,由1月51.4%下降至2月46.1%,而其余中国国产电动车保值率依然“非常严峻”。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分析称,自主品牌保值率呈现下降趋势,与汽车品牌力、产品力、品质等方面市场表现均密切相关,上述因素都会间接反映到保值率上,这需要自主品牌重视品牌建设。

在新能源车方面,插电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保值率分别为47%和45.2%。其中,插电混动车型保持稳定,保值率的支撑主要来自中国国产品牌高端车型。

以色列锁定黎巴嫩真主党官员 袭贝鲁特南部夺4命

Hezbollah leader Hassan Nasrallah killed in Israeli strike | AP News 

 以色列锁定黎巴嫩真主党官员 袭贝鲁特南部夺4命



(贝鲁特1日讯)以色列周二对黎巴嫩发动的袭击造成4人死亡,包括一名真主党官员。一名接近黎巴嫩真主党的消息人士称,该组织的官员成为停火4个月以来贝鲁特南部遭受第2次此类袭击的目标。

法新社报导,这次袭击发生在当地时间凌晨3时30分左右(大马时间早上8时30分),正值标志穆斯林斋戒月结束的开斋节。

以色列上周五在发出疏散警告后,也袭击了贝鲁特南部郊区,即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组织的堡垒。

黎巴嫩卫生部表示,周二的袭击造成4人死亡,包括一名妇女。

法新社记者在现场报导称,一栋多层建筑的顶部两层被摧毁,街道上布满了碎片。惊慌失措的居民纷纷逃离家园,而救援人员在现场帮助伤者。

以色列军方与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Shin Bet)的联合声明称:“此次袭击针对的是一名真主党恐怖分子,该恐怖分子最近指挥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特工,并协助他们策划对以色列平民发动重大且迫在眉睫的恐怖袭击。”

一名与真主党关系密切,但因无权向媒体通报情况而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这次袭击“针对的是真主党巴勒斯坦档案副主任哈桑·巴尔代尔”,他当时“正在家里与家人在一起”。

黎巴嫩总理批违反停火协议

真主党议员穆萨维表示,黎巴嫩当局必须“让国际社会承担责任,采取最高层级的措施保障黎巴嫩人民的安全”。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已警告,作为对火箭弹袭击的回应,以色列军队将“对黎巴嫩各地的任何威胁进行打击”。

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对以色列南部发动史无前例的袭击,并引发加沙战争后,真主党于当月8日开始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以支持其盟友哈马斯。

经过近一年的跨境敌对行动,以色列在去年9月大幅加大了行动力度,猛烈轰炸黎巴嫩南部和东部以及贝鲁特南部郊区的真主党据点,随后派遣了地面部队。

自去年11月27日停火以来的几个月里,以色列继续对黎巴嫩南部和东部,据称违反协议的真主党军事目标发动袭击。

美国政府指纵容反犹 威胁撤销哈佛近400亿资金

遭疑不夠打擊反猶言論哈佛校長遭逼.辭職|方念華|FOCUS全球新聞20240103‪@tvbsfocus‬ - YouTube 

美国政府指哈佛纵容反犹 威胁撤销近400亿资金

  (华盛顿1日讯)美国政府当地时间周一宣布,由于校园内存在反犹太主义行为,将对哈佛大学获得的90亿美元(约399亿令吉)联邦资金展开审查。此前,政府削减了对哥伦比亚大学的资助,该校曾发生激烈的亲巴勒斯坦学生抗议活动。

美國擴大「反猶」界定範圍究竟多離譜法新社报导,美国大学校园内因出现反以色列加沙战争的激烈抗议活动,而遭到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的积极针对,剥夺了这些大学的联邦资金,并指示移民官员驱逐外国学生示威者,包括持有绿卡的学生。

美国总务管理局声明称,此次审查将涉及哈佛与联邦政府签订的2亿5560万美元(约11亿3500万令吉)合同,以及承诺拨付给这所常春藤盟校的87亿美元(约386亿令吉)多年期资助款项。

陷反猶風波哈佛校長獲大學管理機構力挺留任批评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行动是报复性的,将对言论自由产生寒蝉效应;支持者则坚持认为有必要恢复校园秩序并保护犹太学生。

美国教育部部长麦克马洪批评:“哈佛未能保护学生免受反犹太主义歧视,反而纵容分裂意识形态压制学术自由,其声誉正面临严重危机。”她敦促校方“纠正错误,重建以学术卓越和追求真理为核心的校园环境,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到安全”。

哈佛大学校长加纳在一份声明中称:“如果停止这笔资金,将停止拯救生命的研究,并危及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创新。”

他反驳政府指控,强调过去15个月校方已“强化校规,严肃处理违规行为”,但政府仍坚持认为哈佛“未履行遏制反犹太主义骚扰的义务”。

此前,哥伦比亚大学已遭遇类似威胁,特朗普政府冻结其4亿美元(约17亿7400万令吉)资金,拘留一名参与抗议的学生并准备驱逐,同时要求逮捕其他示威者。

深陷“反犹”风波,超70名美议员要求她们立即离职-观察者网最终哥伦比亚大学被迫妥协,就反犹主义定义、抗议监管及特定院系监督等9项前提条件,与政府达成初步协议,但拒绝接受部分更严苛要求。

特朗普政府对此表示欢迎,并称此次哈佛审查是“延续对哥伦比亚大学的行动模式”。

Norway is restoring its Cold War military bunkers

This Is The Cave Facility In Norway That U.S. Navy Submarines Could Soon  Operate From 

Norway is restoring its Cold War military bunkers


Norwegian Armed Forces Lockheed F-35 in Bardufoss hangar in a storage facility (Credit: Royal Norwegian Air Force)Norwegian Armed Forces
Bunkers like the ones at Bardufoss can keep expensive fighter planes safe from attacks by drones (Credit: Norwegian Armed Forces)

Norway's proximity to the USSR during the Cold War led to it building many military bunkers – some of them vast secret bases for planes and ships. Tensions with Russia have brought the bunkers back into focus.

Tourists in their hundreds of thousands visit northern Norway each year. But there is a secret world they never see. For hidden away in mountain caverns are jet fighters and nuclear submarines.

Norway is a land with many bunkers. At the peak of the Cold War, the sparsely populated, mountainous country had around 3,000 underground facilities where its armed forces and allies could hide and make life difficult for any invader.  Dating back to when the Scandinavian country was part of Hitler's Atlantic Wall during World War Two and even earlier, their existence was barely known to the Norwegian public.

Now as a European war engulfs eastern Ukraine, Norway is reactivating two of their most iconic underground structures of the Cold War.

Close to Norway's border with Russia north of the Arctic Circle, the hangars of the Bardufoss Air Station and the naval base at Olavsvern feel like they belong in a spy film, with their rough rock walls, gleaming concrete and military equipment. Carved out of a mountain side, protected by around 900ft (275m) of tough gabbro rock, the Olasvern base is particularly evocative with its 3,000ft-long (909m) exit tunnel complete with massive blast door.

Alamy Some of the bunkers in Norway date from the country's occupation by Germany in World War Two (Credit: Alamy)
Some of the bunkers in Norway date from the country's occupation by Germany in World War Two

Why are these huge bunkers needed today? The Soviet Union – the reason they were built in the first place – no longer exists. Does it really make sense to pour money into such expensive structures?

In the publicity shots for the reactivation of Bardufoss hangars, the Lockheed Martin fighter – the F-35 Lightning II – perches menacingly like a bird of prey under the spot lights of the hangar's arched roof. Opened in 1938, the air station was once used by German fighters protecting the giant battleship Tirpitz while it was anchored in a nearby fjord.

After the war, the Royal Norwegian Air Force then used its mountain hangars to protect its fighter planes from a possible Soviet attack. These hangars included everything the planes and their pilots needed, such as fuel storage, weapon storage, space for maintaining the aircraft systems, and crew areas. Then around 40 years ago it was closed down and mothballed.

Now, Bardufoss looks like it may be needed once more.

All it takes is one look at the map to explain why Olavsvern naval base was built

The role of the reactivated base which has had structural and equipment upgrades is to help the "resilience and survivability" of Norway's F-35s in the face of a Russian attack. The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has shown the world how vulnerable expensive military aircraft like these $80m–$110m (£64m to £80m) F-35s can be when on the ground, particularly to attacks by "kamikaze" drones that can cost as little as $300 (£230).

Instead of placing tyres on wings or constructing hangars out of wire mesh, as the Russians have done in Ukraine, the drone threat can be limited by dispersing targets to many different locations, or, even better, by keeping the aircraft safe in hardened shelters – the hardest of which is a mountain.

All it takes is one look at the map to explain why Olavsvern naval base was built. Located close to where the Norwegian Sea meets the Barents Sea, the 400 miles (650km) or so between Norway's coastline, Bear Island and Svalbard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Bear Gap" because this was, and still is, a choke point for Russian submarines and warships hearding out to the Atlantic.

Alamy Norway's military is reacting to heightened tension on the country's border with Russia (Credit: Alamy)
Norway's military is reacting to heightened tension on the country's border with Russia

Construction of the naval base mostly occurred in stages from the 1950s onwards in response to the buildup of the Soviets' Northern Fleet, with the purpose of helping to turn a bear gap into a bear trap. Costing around $450m (£360m), the base – with its underground command centre, storage, deep-water dock, dry dock, and exit tunnel –was such a massive undertaking for Norway that Nato had to fund a great deal of it. The Soviet Union had collapsed by the time it was fully completed.

But it was no white elephant. Despite the slow thawing of the Cold War, Nato vessels still used it as a staging post for missions in the frigid Arctic Ocean.

In 2009 the Norwegian parliament narrowly voted to close down the top-secret Olavsvern base despite the growing threat from Russia; and in 2013 it was sold to private investors far below market value at around £7m. Its tunnels were filled with caravans and vintage cars. The new owner allowed two Russian research ships and Russian fishing vessels to use the once closely guarded facility. Russian media even spread misinformation that the company that bought the base was part-owned by Russians.

The reason for the reactivation of these bases is simple: Russia

In 2020, WilNor Governmental Services, with close links to the Norwegian military, bought a majority of the company. Since then it has started to repair and upgrade the site and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military presence at the base, and the US Navy is interested in basing their nuclear submarines there as well.

The reason for the reactivation of these bases is simple: Russia.

Norway's security concerns didn't start in 2022 – when Russia invaded Ukraine – or in 2014, when it invaded Crimea, but even earlier. "In around 2006-2008, there was a confluence of things. There was a lot of investment going into Russia's Northern Fleet," says Andreas Østhagen, a senior research fellow at Fridtjof Nansen Institute, a Norwegian foundation, "along with the resumption of Russian military exercises in the Arctic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Cold War, and Russia's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exploitation of Arctic resources". 

"Putin's Russia is not the Soviet Union," Østhagen adds. "But from a Norwegian security point of view there are the same issues. How do you deter Russia and, if you end up in a war, how do you fight Russia?"

Alamy The Olavsvern base was used to keep submarines hidden from Soviet satellites (Credit: Alamy)
The Olavsvern base was used to keep submarines hidden from Soviet satellites

The Norwegians aren't the only ones reactivating Cold War bases. The Russians have also in recent years reactivated around 50 Cold War bases of varying kinds across the Arctic. The Swedish navy has returned to its underground naval base on Muskö island, about 25 miles (40km) from Stockholm.

Other countries have gone further than simply reactivating bunkers built decades before;  they are building new underground structures. China has built a massive new underground submarine base on Hainan Island in the contested South China Sea. It is also building a vast new underground command centre near the capital, Beijing. Iran has built its own underground naval base in the Persian Gulf and showed off its "underground missile city."

"The psychology of nuclear bunkers is really, really powerful," says independent cold war researcher, and military blogger known as Sir Humphrey, the blogging name of the author of the Thin Pinstriped Line blog, which studies the Cold War. "I think they are deeply rooted into our psyche 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ld War, particularly of a Dr Strangelove command centre with an out-of-control general sitting there."

The big challenge in reactivating those that remain would be the cost – Paul Ozorak

"Placing boats and subs [and planes] in tunnels can still be a great way to protect them from a vertical aerial bombing attack," says Paul Ozorak, author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of the Cold War, "even if bunker-busters are used, if vulnerabilities are addressed, through for example the use of blast doors".

But counties such as the UK may be reluctant to follow Norway's lead in reactivating underground bases or building new ones because of the vast expense, says Ozorak. 

Many of the Cold Wa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in the UK and other Nato countries have been sold off to become museums, or even nightclubs. Some have been destroyed. At least one has been sealed shut. Many more will have been flooded and be physically unusable, the concrete rotten and no longer blast-proof.

"The big challenge in reactivating those that remain would be the cost," says Ozorak.  "In many cases, these bunkers were stripped of all their equipment. To reinstall this equipment and to re-lay communication cables would be very expensive. To re-acquire them would also be expensive."

Norwegian Armed Forces Bunkers like the ones at Bardufoss can keep expensive fighter planes safe from attacks by drones (Credit: Norwegian Armed Forces) 
Norwegian Armed Forces
Bunkers like the ones at Bardufoss can keep expensive fighter planes safe from attacks by drones (Credit: Norwegian Armed Forces)

There is also the problem that if they have been deactivated like Olavsvern then their security may have been compromised by foreign intelligence services, even if they haven't had visits from Russian survey ships.

"There are also limited operational benefits of a site that everyone knows exists and that has been a target for 60 years, and where satellite imagery can now spot the ventilation shafts and entry points," says Sir Humphrey. 

"They were designed to be blast-proof against a [nuclear] bomb going off nearby," he adds, "and not someone dropping a GPS-guided bomb down its ventilation shaft".

However, in the UK, the RAF Air Command bunker built during the Cold War in Buckinghamshire is still in use, as are the bunkers that make up Northwood Headquarters, a military headquarters in north-west London, rebuilt in 2006-2011.

MOD Corsham is now a secret site for military communications built on top of the vast Corsham network of tunnels, which was the location of the UK government's nuclear war headquarters, some of which are still used by the military. Mothballed sites can be reactivated without the public knowing. 

The British Cabinet Office, on national security grounds, started to reclassify and withdraw documents on nuclear war planning that had been released after the Cold War had ended. 

Russia's invasion of Ukraine shocked many people. "In the end, if you are afraid of a surprise attack the natural inclination is to go underground," says Ozor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