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光环褪 美国企业撤离中国
由於在中国生產成本节节升高,代工的品质一再出问题,
大批美国企业正悄悄撤离珠三角,
中国號称世界工厂的美名不再风光。
综合媒体报导,珠三角是外商最早抢滩中国市场的桥头堡,也为中国推动经济改革开放带来庞大的助力。然而今年3月以来,美国消费品巨擘佳
顿、挖 土机製造商卡特彼勒、玩具製造商惠姆-奥、福特汽车、星巴克等集团,纷纷將部分產品的生產或工作岗位从中国移回美国本土。
这些企业撤离中国的理由不尽相同,但中国商务部已意识到这股撤退风潮。虽然还未引起大风暴,却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根据商务部的资
料,今 年前5个月,外资投资新设立企业较去年同期减少12%,外国直接投资金额则减少约2%。
工资涨品质差
分析指,过去中国製造意味著物美价廉,如今中国的生產成本隨著工资的高涨、社会福利的增加,营运成本越垫越高,严重压缩了品牌企业商的获
利空 间。
据统计,2005到2010年,中国製造业薪资年平均成长19%,但生產效率增速仅有其一半,导致单位劳动成本上升。而从2009年中到
2011年,美国製造业员工每小时平均薪资呈现逐年下滑,生產效率却高於中国劳工。
若中国薪资持续每年17%的涨幅,到2015年,在中国或美国设厂的区別不大。
更重要是的是,中国代工厂的品质一再出问题,令美国企业不敢恭维。如:2009年耳机生產商Sleek
Audio,有一万件在东莞工厂生產的產品焊接不牢,造成公司严重亏损。迁回美国后,公司重新设计了耳机,所需的零件不到原来的一半。
亟需创新变革
与此同时,中国法令制度不透明,单方面制订规则控管跨国企业,除了关税,其他如產品规格、
智財 权等都是一味保护中国国营企业,也让外国企业大嘆不如归去。
根据波士顿諮询顾问的最新调查,美国製造商中有37%的公司首席执行员计划或正考虑搬离中国;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318亿6500
万令 吉)的大型製造商,比例更上升到48%。
美商的撤离对中国是一项警讯,尤其是全球景气陷入低迷,势必令中国代工企业的营运更加雪上加霜,此举也显示全球產业供应链正出现了新一轮
大洗 牌。
某美国化工企业中国负责人李小军认为,中国製造业不能再走依靠低廉成本的老路,必须著重技术创新、產品创新,促进產业升级,才能在新一轮
国际 竞爭中佔有利位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