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4, 2012

為甚麼巴哈馬人不視美國遊客為「蝗蟲」?



加勒比海的 香港-巴哈馬如何避免「美國遊客蝗蟲論」?
近日由內地自由行、「自駕行」遊客衍生的問題引起連串論爭,有學者認為自由行能促進內地與香港文化融合,有市民則 認為不少內地遊客不尊重香港文化、破壞社 會和諧。筆者一直認為這類問題不能抽空於政策層面討論,無論是單談感覺、還是單談理想,都容易失諸偏頗,就此我們可參考一些國際 案例。

巴哈馬的遊客分流政策

在國際關係的某個層面,香港與加勒比海的巴哈馬、巴巴多斯、聖雲仙和格林納丁斯等「齊名」,因為香港和這些前英屬小島一樣,被視 為避稅天堂。它們另一個共 通點是本土經濟難以多元化,旅遊業變得十分重要,雖然遊客到香港大多為了購物、到加勒比海則是為了陽光與海灘,但他們都和本地人 的生活方式和水平有明顯差 異。以政策正視這差異並非歧視,反而是減少歧視的法門。

巴哈馬遊客的80%來自美國,他們在六十年代前是選擇古巴的,古巴 爆發革命後,在佛羅里達對岸的巴哈馬就成了「替補」,旅遊業忽然興盛起來。雖然美國沒有 「自由行」這名詞,但美國遊客對巴哈馬的部份心態,似乎和內地遊客到香港不遑多讓:為的是主要消費、享樂,而不是文化交流;在一 些巴哈馬人眼中,他們破壞 寧靜的生活,公民質素也不是沒有可議之處。以往只要是美加公民,到巴哈馬甚至無須護照;而美國在巴哈馬本土設有海關,遊客往往誤 會它是美國特區。筆者年前 曾到巴哈馬旅遊,住在著名的「天堂島」,島上的一切都是人工建築,幾乎一點巴哈馬本土特色也沒有,但單是島上那座童話故事式的阿 特蘭提斯酒店,據說就佔巴 哈馬GDP的一成,而旅遊業貢獻了巴哈馬GDP整整60%。當然,巴哈馬沒有美國新移民、雙非人等問題,但卻有極大量美國遊客湧 入,那為甚麼巴哈馬人不視 美國遊客為「蝗蟲」?

渡假區Vs「遊客面對面」計劃

首先,遊客到巴哈馬,一般都是住在於市區相隔的渡假村,例如到天堂島必須經過大橋,本地巴哈馬人除了在島上上班,幾乎從不踏足。 一方面,他們不能負擔遊客 的消費;另一方面,他們作為長期被殖民的人民,也不希望天天生活在遊客的陰影下。巴哈馬雖然有自己的貨幣,但在渡假村內,所有遊 客都使用美元。

那不是說遊客必須隔離於本地社區:巴哈馬旅遊局批准了民間團體推出了一個「遊客面對面」計劃,讓本地人一對一地義務接待遊客,參 觀「真正的巴哈馬」。遊客 只要提前兩週報名,即可提出參觀任何感興趣的地方,例如教堂、學校、民居等,計劃本身不設收費,這才是真正的文化交流。事實上, 大多數遊客只是來巴哈馬渡 假,財大氣粗,是不會對民間活動有興趣的,只會安於趟在天堂島的粉紅色海灘,或在阿特蘭提斯酒店與海豚游泳。這樣一來,希望深度 瞭解巴哈馬風土人情的遊客 (不少是「回頭客」),就有了被分流招待的選擇;他們既為交流而來,一般不會做出不合體統的事,這對巴哈馬人來說,也易於接受。 當然,上述分流依然不能避 免衝突出現,近年巴哈馬針對遊客的罪案開始上升,一名香港移民也剛在當地被殺。但總體而言,巴哈馬社會依然和諧,遊客也各得其 所。

馬爾代夫穆斯林與遊客隔離

另一個例子是港人熟悉的馬爾代夫,旅遊業約佔當地GDP的30%,但相信曾到那裏的香港遊客,絕大多數都沒有踏足渡假村外的民 居。假如巴哈馬的遊客分流政 策,是以經濟學原則配合旅遊政策的「半自然分流」,馬爾代夫政府採取的措施,就是強制分流:遊客區只能建於無人居住的島上,個別 渡假村甚至不准本地人工 作,遊客參觀本地生活,也需要獲得邀請,這是因為馬爾代夫希望保護本土的伊斯蘭文化,也擔心遊客帶來的貧富差異,會激化社會矛 盾。上述禁令近年有放寬跡 象,馬爾代夫總統表示新的渡假村會興建於有人居住的小島,「因為馬爾代夫穆斯林也要面對世界」;不過實際原因,似乎是要應付近年 數目激增的內地遊客,以及 在全球化時代,除了北韓,已沒有國家地區能強制分流。至於社會問題會否接踵而來,則有待觀察。事實上,馬爾代夫新一代的價值觀已 受到明顯影響,筆者曾於其 他文章有所介紹。

巴哈馬和馬爾代夫對遊客的分流政策,並非歧視,不會令巴哈馬反美,也不會令馬爾代夫排華,反而符合社會經濟學的成本效益;香港不 能效法馬爾代夫,卻不妨參 考巴哈馬的經驗。假如它們的商業區中心有一個渡假村,那才是製造矛盾的根源,那時候,無論學者提出甚麼平等、公義的理念,只要在 生活層面不能落實,都難免 成為空話,反而令百姓更加犬儒。

如何讓香港「遊客經濟體」、「公務經濟體」和「本地經濟體」分流?

香港的遊客來自內地也好、其他地方也好,只要他們希望瞭解香港文化、認識香港歷史、促進文化交流,香港人怎會不歡迎?他們對香港 經濟的貢獻,怎會不被肯 定?但假如他們的最大目的,就是購買價值十萬元的手袋一類絕大多數本地人不能負擔的消費品,而這消費行為,卻在本地人的核心經濟 社會活動地區進行,兩個截 然不同的經濟體系,有了無可避免的交集,就不可能不出現衝突。何況香港市中心的酒店是會議酒店,原來為了方便與香港政治經濟核心 人物開會的遊客而設,他們 能負擔的名店因而在附近出現,這是原來的因果;但對那些不是來公務、只是來購買極高檔商品的遊客來說,在熙來攘往的市中心購物反 而多有不便,他們為了購物 而住在市中心的酒店,卻是倒果為因。政府一天不正視這問題,是不可能讓平民百姓明白融合的崇高理念的。

巴哈馬是島國,領海不少,陸地卻不多,面積不過是香港的13倍;馬爾代夫也是島國,陸地面積更少,只有香港的1/4多一點。香港 雖然面積細小,但也不是小 得沒有辦法可想。例如在大嶼山興建一個名字帶有豪、富、傲、亨、天下、皇廷等關鍵字的「貴族城」,供航空到港遊客消費,在沙頭角 再興建另一個供陸路到港遊 客消費的「名牌城」,歡迎使用人民幣或美元,內設阿特蘭提斯那樣的六星級渡假式酒店,提供各種更「到位」的服務,這樣對專門到香 港購物和享受的遊客、與及 到市中心開會的遊客而言,都是更好的選擇。

對名牌商店和服務提供者而言,分流也方便他們建立一套度身訂做的經濟體系,服務可以更劃一,無須承受本地民意的壓力;而若能以較 低租金吸引更多遊客,他們 也不用天價租用鬧市商鋪。遊客自然歡迎到香港市內遊覽,但有了起碼的分流,遊客的消費習慣會開始改變,就像一般美國遊客不會長途 跋涉到本地人的海灘,這也 能調節了遊客到市區的期望,才能產生互相尊重的融合土壤。當然,其他由旅遊業產生的問題還有待解決,但起碼應該先讓購物客、公務 客、本地人、服務提供者、 政府的角色先清晰起來。這類規劃不可能像蘭桂坊那樣由民間策劃,唯一出現的可能性,只能是政府的責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