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是否逼近破產?
馬 來西亞會否在2019年,如首相署部長依德利斯所預言的走向破產?依我之見,若現行的政策與做法,沒有徹底 改變,它或將是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只是,破產主因不是依德利斯所說的生活必需品津貼(Subsidy),而 是惡政劣治(Bad Governance)與腐敗!
一國何以會陷入財政困境?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起因,如英美兩國是因為把私債轉為公債,假公濟私;冰島與愛爾蘭 因不當地搞金融與銀行業,而被2008年金融危機波及;日本則因1989年經濟泡沫破裂後,大搞公共建設, 在人煙稀少處建高速公路,大建利用率極低的基建,如大型體育館,跨海大橋等,結果是有投入沒回酬,且還要日 復一日賠上管理費與維修費,使原本低於60%的國債,劇升至現階段的220%!成為世界第二,發達國家中 Number1的高債務國!
所幸的是,日本的國債有約95%為內債,且舉債率偏低,這才使其免於破產,但前景如何則難料及。希臘、意大 利、西班牙等國的國債高昇,主因在於腐敗與不良治理。至於大馬,國債(聯邦政府債務)在2011年已破 4000令吉;各州政府也拖欠了聯邦好幾百億令吉。加總起來,已近5,000億令吉!
不具生產性的開銷劇增
我國官方常說,聯邦政府債務僅佔GDP的約53%,尚在控制之內,況且其中外債只佔約160多億令吉,國人 大可放心。實則,若把民間部門的外債也算在內,2011年6月底為止,外債總額已高達2417億,其中,政 聯公司(GLCs)便佔了約600多億。按歐盟標準,年均赤字與總債務若分別佔到GDP的3%或60%以 上,便算是進入危險水平,大馬目前為53%,可說雖不達亦不遠了。
對於這個百分比,應該說,其實只是個便利指標;嚴格來說,也應考慮及其他因素,如政府的債權(而非債務而 已)、內外債百分比、舉債利率、公私部門的儲蓄率、債務的用途,如是消耗性的,或是投資性、生產性的。若用 低利率舉債投資於生產性活動,由於可推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與財富高債就不那麼可怕。實則,韓國便是靠舉高 債發展起來的。這是韓國發展策略的特色。
大馬的情況則是,債務用途多是消耗性(用了就沒了,不具生產性),用途不明或搞虛而不實的大小項目。如上百 億的龐大建築物,或最近的至少5000億令吉以上的捷運(MRT),這個MRT能帶來的經濟效益有限(巴生 谷幅員廣,人口密度低,大馬的汽車型社會更不利客運量的培養),但卻肯定會加劇債務,進而促使政府加速推出 消費稅(GST),同時削減福利,民生補貼等,導致貧富差異持續擴大。
一個簡單的事實是,這幾年來,油氣收入均佔了聯邦收入的約35%,這樣高的百分比應可使大馬人享有更廣泛的 福利或政府盈餘;可事實是,這幾年的赤字均高達幾百億令吉,每年還本付息也高達約200多億。若沒發現新的 大油田,隨著人口的增加與能源消耗的遞增,政府財政肯定會加速惡化。
一個基本事實是,近年來的政府「行政開支」相對固定的增長速度,已超越收入的增長速度,迫使政府縮減「發展 開支」,伸言之,經濟活動日趨消耗性方向,而非生產性方向發展,更何況許多政府單位愛「報大數」。
實事求是地看,大馬的政治也日趨民粹化(Populist),短期化。朝野均忙著比派錢,用錢來收買人心, 而非比政策,比政績,比理念。更令人吃驚的是,連政黨也忙著派錢給黨員!搞政治搞得如此金錢化、商業化、庸 俗化,確也令人大開眼界。以我之見,馬華公會若把錢轉移給華校,其政治效應恐怕比派給黨員強得多。看來連派 錢收買人心,他們也不懂「把錢花在刀口上」的道理!
大馬財政如此不必要地惡化,一方面是油氣收入來得容易,也去得容易,是所謂的油氣詛咒 (OilCurse);更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國的政治生態,即「恩庇型政治文化」(Political Patronage)!若不改變這些根本毛病,可以預見,除非有奇跡出現或政策大轉彎,否則破產是遲早的事。歷史地看,從1970年至今,我國只在 1993~1997這五年間,出現過小盈餘,而何以1993、1997年會有小盈餘(介於GDP的 0~2.3%),則與民營化(Privatisation)有關。
事緣,自1971年新經濟政策(NEP)出台以來,我國便大搞公共企業,使公企從30多間快速升到1980 年代中期的近1000間,且大多數經營不善,大幅加重了政府負擔。外加上1980年代中期的衰退,政府財政 更是劇升,如下表所示:
缺乏外資產業難升級
可見,大馬在1980年代,也曾出現過債務較GDP更高的破產狀況;只是,隨著馬哈迪政權大搞「利益輸送型 私『盈』化」,情況才得以改善。此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自1985年美國、英國、法國、日本、西德簽署《廣 場協議》(Plaza Accord)後,日圓、台幣的幣值節節上升,日本、台灣產業也在急速轉型,逼使許多企業南下,遂使大馬獲益不淺,進入了高速增長的1989~1997階 段。據知,現階段國油與40多間政聯公司(GLCs)的資產便高達6000多億令吉,其中國油佔了50%。 或許脫售國營企業就是未來「以資抵債」的一個可能方式。
只是,若脫售了國營企業,或有高回酬的國有資產以資足抵債之後,政府的收入也可能劇減;且這收入不過是一次 性的,反而資產脫售了,會削減政府交叉補貼(Cross-Subsidization)的財力,使其不得不 節流開源,也就是加稅,並減少福利開支。果真如此,依然是普羅大眾受罪,尤其是低收入階層受打擊更深。
更嚴重的是,在區域化與全球化的時代,除非有奇跡,若否,大馬對資金的吸引力也將遞減,而產業又升不了級, 結果將是不郎不秀,持續卡在「中等收入陷阱」中。顯見,不大事改革,尤其是反腐倡廉與良政善治,財富的大量 不當流失、漏失(Leakage),只會加速國家破產。而流失與漏失當然就是失血的主因。
一國若破產,其後果不外是:政府大印鈔票,製造高通膨來抵消債務;以高利率舉新債還舊債;債留子孫;加稅減 開支,尤其是福利開支;貨幣貶值以求抑止進口,促進出口;內部貶值(Internal Devaluation),也就是全面降低生活水平,大調薪資、物價以待再出發;出售國有資產,或讓債主以股權抵債(Debtfor Equity)的方式入股國營企業;要求債主減債減息;或若是內債,乾脆一筆勾銷,從新開始,也就是要求債 權人「犧牲小我,成全國家」。
有道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借來的是債,而非創造出來的財富,遲早得連本帶息還回去。顯見,最明智的出 路就是,在尚未無可救藥時,進行「先發制人」的必要改革,以求突圍。